回收报价

二级分类:

巴西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执行董事撰文:“中国既善于借鉴经验又能独立创新”


巴西“卡尔塔资本”网站11月16日文章,原题:目睹中国,满怀羡慕嫉妒  在我看来,羡慕嫉妒有两种。一种是恶意的,美国和欧洲就怀有这种嫉妒,这使得它们一直试图阻碍中国的发展。另一种是良性的,这种羡慕会钦佩中国的发展,并希望在可能的情况下,根据具体情况略作调整,向中国学习,借鉴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一些做法。我目前正在中国旅行,也正是在此地写下这些文字,希望能多了解一点这个伟大的国家。

中国独立思考,成功制定了适合本国的发展方案。中国在合适的时候善于借鉴经验,在必要的时候又能独立创新。在评论中国成功的模式之前,有两点需要说明。第一,我并不打算在短短几周的旅行中,就深入了解这样一个复杂且与巴西大不相同的国家。诚然,我曾在上海生活过两年多,当时我担任新开发银行(更广为人知的是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副行长,但我离开那里已经8年了,自那以后,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外,在我居住于此期间,我全身心投入到这家新多边银行的创建工作中——这是金砖国家一个充满雄心的项目,因此,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熟悉这个国家的独特之处。毕竟,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更是一个文明本身。第二,这个国家所面临的困难不应妨碍我们对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的钦佩。

过去40年来,中国的经济模式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而世界其他地区对其理解并不透彻。中国做了什么?基本上有两点。第一,中国的改革开放更谨慎且遵循客观规律、循序渐进。经济开放是逐步推进的,没有拆解国家机构,并且保持着对经济中战略部门的控制。第二,中国始终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的反腐败斗争力度极大。

至关重要但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的独特之处无法复制。人们很少充分认识到,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有着非凡的延续性。世界各大洲的其他大多数古代文明都没有像中华文明这样长达5000年的悠久且不间断的历史。如今的埃及人与法老时代的埃及及其金字塔之间的联系十分遥远,现在的希腊人与古希腊人几乎没有什么关系,如今的意大利人与罗马帝国也没多少关联。

中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案例。数千年来,它经历了种种动荡,但尽管如此,它成功地保留了一条核心的文化脉络。在我看来,这体现在中国发展历程的一些方面,而这些方面对于理解这个国家的成功至关重要。其中之一就是对祖先和历史传统的尊重,甚至可以说是崇敬。然而,这种对传统的尊重并没有阻碍新一代的创新和创造力。相反,对新事物的追求无处不在,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摒弃过去。

与巴西做个比较。我们不尊重自己的过去,很多时候甚至不了解自己的过去。这种无知助长了系统性贬低我们历史的倾向,而这是诸多打击我们自尊的因素之一。

奥斯卡·王尔德曾说:“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这种自爱是个人成功与国家成功的核心。中国人拥有丰富的自爱精神。但是,亲爱的朋友们,请你们听好:是自爱,而非轻视他人;是自豪,而非虚荣或傲慢;是尊重自己和家人,但谨记,而非陷入西方社会那种典型的自私个人主义。

正因这些以及其他原因,我们需要更多地研究中国,增加与中国人的互动。努力克服语言、文化和地理障碍是值得的。我们不必盲目地一味照搬,在综合考虑自身历史和政治条件的前提下,就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作者保罗·诺盖拉·巴蒂斯塔是巴西经济学家、巴西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执行董事,肖攀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