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报价

二级分类:

乌拉圭专家巴特萨吉:西方低估中国是一个“战略错误”


 乌拉圭《共和国报》网站11月9日刊登文章,题为《伊格纳西奥·巴特萨吉眼中的中国:技术、实力和世界新秩序》,作者为巴莱里娅·马查多。文章摘译如下:

中国经历了现代史上前所未有的经济、技术和社会转型,取得的最大成就之一是:大幅减少了贫困,并巩固了作为全球强国的地位。中国挑战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为21世纪的地缘政治开辟了新的道路。在全球地缘政治紧张、环境危机和经济模式竞争并存的当下,中国的视角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更深入地探讨这一话题,《共和国报》采访了乌拉圭天主教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兼国际商务研究所所长伊格纳西奥·巴特萨吉。他曾有过多年前往中国并开展研究工作的经历。他的分析揭示了一个从传统西方视角难以理解的现实。

巴特萨吉指出:“中国的增长速度没有过去那么快是因为它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投资存量,并让许多人摆脱了贫困,因此必须改变消费逻辑、国家在经济中的角色并提升服务业的重要性。”

他认为,中国不仅重塑了国内经济,还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举措将其战略拓展至海外。他强调,中国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走出去”战略息息相关。

巴特萨吉指出,在理解中国时最大的问题之一是如何看待这个国家庞大的规模,这超出了任何西方的理解。“这是一个规模超乎想象的国家,我们很难从西方逻辑来理解它。一切都是超出规模的。”除了人口和经济体量,中国真正的飞跃在于技术,而且是年复一年地取得突破。

这些进步在不同领域都能看得见,从国有企业到民营企业,从医疗系统到教育系统。“企业的自动化程度令人震惊,官员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令人震惊,支付系统也非常先进。”巴特萨吉感叹道。他还提到了面部识别支付系统以及覆盖从购物到交通出行等各领域的综合性应用程序。

在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人工智能、无人机以及机器人技术等领域,中国也处于领先地位。他补充说,在知识产权方面,“中国的专利申请量已经远超欧美国家”。

这位学者指出,中国与美国的竞争扩展到了技术创新领域。美国的应对措施是限制中国获得先进芯片。然而,这种压力却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如果你想封锁芯片和原材料,你实际上是在推动中国市场,使其更快地实现技术自主。”巴特萨吉说,不再依赖西方零部件的华为手机就是例证。

他认为,这种进步的背后是中国的勤奋文化、国家规划以及对进步的不懈追求。“所有这些都与一种西方难以理解的文化息息相关:奉献和勤奋,以及希望子孙后代比自己过得更好。你谈论的是一个让数亿人摆脱贫困的国家,这简直是人类的奇迹。”

巴特萨吉指出,中国是“全球价值链的关键参与者”,无论是在东南亚、拉丁美洲、欧洲、中亚还是亚太地区。

他指出,贸易战或全球冲突并不符合中国的利益,“和平、稳定与合作对中国有利”。他表示,这种务实精神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邓小平开辟了一条既不遵循苏联模式也不遵循传统资本主义的道路,并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经济开放奠定了基础。

如今,这种开放既体现在全球投资中,也体现在金砖国家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多边机构中。

在巴特萨吉看来,西方低估中国采取的行动是一个战略错误。“从中我们能够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国并没有改变2049年的目标:到2049年,中国将成为核心强国,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编译/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