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眼中的中国舞者:传统 、高要求和集体感
法国国家广播电台10月31日报道,原题:2025年如何在中国成为舞蹈演员,在高要求、集体责任感和传统之间 中国舞蹈演员的生活、艺术发展是怎样的?两名中国舞蹈演员,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团的杨峥、江苏省演艺集团歌剧舞剧院的曹旭滢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接受了采访。
这两位青年舞者都是在12岁开始专业舞蹈学习生涯。杨表示,她走上舞蹈之路的初衷,是向往舞蹈演员的那份优雅;曹旭滢则是为纠正自己的多动症,“父母支持我成为一名职业舞者,但他们也担心我这么小就离开家……毕竟学习舞蹈是很辛苦的”。
她们的训练中都有古典芭蕾舞课,也学习中国古典舞,这是一种古老艺术,源自中国的传统文化、武术和古典戏剧,也受到皇家仪式和民间舞蹈的启发。舞蹈编导佟睿睿经常创作中国古典舞,她说:“用正确的媒介传播中国古典艺术非常重要,舞蹈就是一个很好的传播方式。近年来,这种艺术形式越来越流行,尤其是在中国年轻一代中很受欢迎。举个例子,如今每当经典作品上演时,会有不少年轻人穿着传统服装前往观看。”
“最近十年变化很大”,佟睿睿表示,上海和北京现在都有越来越多的演出场馆。
美国舞蹈家凯西·诺科米斯和德国舞蹈家马克西米利安·鲁普来到中国参演舞剧。诺科米斯说:“我们注意到,这里的工作关系非常密切。每个人都承担着集体责任,必须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这里每个人对于工作和细节的重视,令人印象深刻。”鲁普补充说:“我还注意到,执行动作的要求会非常直接,你必须不假思索地去做……这是一次很棒的经历,我喜欢这种有效的方式。”
同许多国家一样,中国专业舞蹈演员的职业生涯并不算长,但也有例外。舞蹈演员曲继程表示:“以前,舞蹈演员的年龄上限大约是28到30岁。如今,我们可以将舞蹈寿命延长至40到45岁,甚至更长。中国有一位非常著名的舞蹈家陈爱莲,一直到80岁还能跳舞。”曲继程自己并不想跳到80岁,而是更想成为一名编舞,让中国的舞蹈艺术在未来继续发展并传播。(董铭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