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永久性化学物质”损害肝功能
据美国《国会山》日报网站9月11日报道,一项新研究发现,有毒的“永久性化学物质”正从根本上改变人类肝功能。它们不仅会引发脂肪堆积,还会导致与癌症相关的细胞损伤。
科学家在发表于《国际环境》月刊的研究报告中写道,被称为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的多种化合物会干扰肝脏细胞信号传递和免疫功能,且各自通过独特机制发挥作用。
研究还指出,这种干扰具有性别特异性,即对男性和女性捐赠者的肝细胞产生的影响存在差异。
研究报告的资深作者、美国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研究医学助理教授安娜·马雷蒂-米拉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些化学物质正在改变我们的身体。”
PFAS因其在人体和环境中能长期残留的特性而声名狼藉。它们广泛存在于众多家用产品以及特定类型的消防泡沫中。
尽管已有研究表明PFAS与多种癌症、肝病等严重疾病存在关联,但其导致肝脏损伤的具体机制目前仍不明确。
为解开这一谜团,马雷蒂-米拉及其团队走进实验室,将人类肝细胞暴露于4种PFAS中,随后检测了基因表达的变化与脂肪堆积情况,向揭示损伤机制迈出了一步。
具体而言,研究团队使用了肝脏“类器官”。这是一种由10名人类捐赠者(5名男性、5名女性)的细胞构建而成的微型肝脏模型。在实验室中,他们将类器官暴露于4种在人类血液中常见且含量较高的PFAS中,分别是:全氟辛酸(PFOA)、全氟己烷磺酸(PFHxS)、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全氟壬酸(PFNA)。
经过一周的暴露处理后,科学家将类器官分离成单个细胞,以分析基因表达并测量脂肪堆积量。研究人员发现,尽管4种PFAS都会产生干扰作用,但其具体影响存在差异。
研究显示,PFOA和PFHxS均会导致脂肪堆积增加,但作用方式不同:PFOA通过促使细胞生成更多脂肪来实现,而PFHxS则通过促使细胞留存脂肪来取得这一结果。
马雷蒂-米拉说:“这是两种不同的细胞机制,却产生了相同的结果。”
马雷蒂-米拉强调,理解这些作用机制具有重要价值,因为相关认知“最终可能让我们设计出靶向干预措施”。
根据研究结果,PFOS和PFNA会引发癌症相关病变,其中PFNA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显示,PFNA会导致与炎症、氧化应激及DNA修复相关的细胞通路活性激增。
研究发现,在所有暴露于PFNA的细胞中,61.3%出现了与癌症相关的基因变异。
就性别差异而言,科学家观察到PFOA对女性肝细胞的影响更强,而PFOS对男性细胞的影响更显著。他们解释说,这些发现也有助于指导差异化治疗策略的制定。(编译/邬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