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报价

二级分类:

在青藏高原看中国清洁能源领域雄心


美国《纽约时报》10月12日文章,原题: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雄心壮志  副题:驻北京记者探访了青藏高原上的新太阳能和风能项目  今年夏天,我在海拔3000多米的西藏,真正见识到了中国清洁能源的未来。在青藏高原上,光伏板绵延至天际,覆盖面积相当于曼哈顿的7倍。由于空气稀薄,这里的阳光比海平面更强烈,光伏板将其尽数吸纳。

风力涡轮机星罗棋布地散布在附近的山脊上,一排排地矗立在干旱空旷的平原上,偶尔还能看到牧羊人赶着羊群。它们捕捉着夜晚的微风,与白天的太阳能形成互补。在青藏高原边缘河流奔涌的狭长裂谷中,坐落着水力发电站群,高压输电线路将这些电力输送到上千公里外的企业和家庭。

中国正在青藏高原——这个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区——建设一个庞大的清洁能源产业网络。其目标是利用该地区强烈的日照、低温环境及高海拔优势,打造低成本可再生能源体系。由此产生的清洁能源足以满足该高原地区近乎全部的用电需求,包括中国用于人工智能开发的数据中心集群。

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努力与特朗普政府领导下的美国形成鲜明对比。特朗普政府正利用其外交和经济实力向其他国家施压,要求它们购买更多美国的天然气、石油和煤炭。中国则正在投资更便宜的太阳能和风能技术,以及电池和电动汽车,旨在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及其相关产品的供应国。

该地区主要的太阳能发电园区——塔拉滩光伏园区的规模令全球其他光伏发电园区相形见绌,它目前已建成面积约420平方公里,位于地广人稀的青海共和县的高寒荒漠地带。

若论高海拔地区的光伏、风电、水电开发,中国在青藏高原的清洁能源开发规模在全球独占鳌头。这里可以作为中国如何主导未来清洁能源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得益于政府主导的投资与规划,中国的电力企业正逐步摆脱对石油、天然气及煤炭的进口依赖——这已被列为国家优先战略。

可再生能源正为中国4.8万公里的高铁运营里程和不断增长的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与此同时,低廉的电力成本使中国能够制造更多主导全球市场的光伏板,并为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提供充足的电力。

中国并非第一个在高海拔地区发展清洁能源的国家。但其他与青藏高原海拔相当的地区往往是陡峭的山地。青海省面积略大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却以平坦地势为主,这为光伏板的铺设及运输道路的建设提供了理想条件,高寒气候还能提升光伏板的发电效率。

中国目前正在青藏高原海拔更高的山谷建设光伏项目,尽管这些光伏电站规模较小。在西藏首府拉萨相邻的山南市,一家中国电力公司近期在海拔约5180米处安装了150兆瓦的光伏板。

塔拉滩光伏园区附近的高山峡谷中,另有几个水电项目正在建设。青海省官员表示,这些水电项目的规划是利用白天产生的多余光伏发电量,将水抽到几公里外的高位水库中;到了夜晚,让蓄水通过山间管道向下流回高原,驱动大型涡轮机产生大量电力。

一些电力密集型产业正在迁往该地区,以利用当地便宜的电力资源。其中一项是将矿山开采的石英岩加工成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板的多晶硅。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也被吸引至此。

据青海省官员介绍,这些数据中心的耗电量(运营的主要成本)比位于海平面地区的同类设施低40%,因为几乎无需使用空调制冷。此外,数据中心服务器产生的热空气会通过地下管道循环,为其他建筑供暖,取代传统的燃煤锅炉。为将数据中心的算力与中国多家科技企业对接,数据将通过中国国家光纤骨干网从上海传输至青海。(作者基思·布拉德舍是《纽约时报》北京分社社长,王从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