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报价

二级分类:

外企关注如何融入中国新五年规划


香港《南华早报》10月11日文章,原题:中国的下一个五年规划对外国投资者意味着什么:“从数量到质量” 多年来,孙学光一直帮助促成对华投资交易,但最近与中国地方官员的会面仍让他感到意外。作为法中孵化器联盟协会主席,他习惯于外国投资者受到中国地方政府热情欢迎并承诺提供优惠政策。但这一次,他感受到不同氛围。地方干部明确表示要引进特定战略性新兴行业的项目,如制药、医疗保健、人工智能等,“他们希望获得高质量的外国投资,以帮助完善和发展当地供应链。他们的关注点正从数量转向质量”。

随着中国开始起草新的五年规划,许多外国投资者注意到类似趋势,预计新规划将高度重视推动国内创新并利用新兴技术实现可持续增长。中国希望吸引更多外国投资并计划向海外资本开放更多行业,但外国商界尚无法确定将如何融入中国新的经济愿景。与前几十年不同,如今中国将本土企业而非全球企业视为长期经济发展的关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洪源远说:“未来五年,外国直接投资仍具重要意义,但随着中国经济重心转向优先发展行业的本土企业,其作用会逐渐减弱。”

过去十多年来,中国已将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从最早190项缩减到现在的全国版29项和自贸试验区版27项。如今,中国还采取措施在电信、金融和医疗等领域扩大对外开放。中国高层官员最近多次谈到“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这可能在中国的下一个五年规划中占据重要地位。

分析人士说,尽管中国最近大举开展自立自强行动,但仍希望吸引外国投资,尤其在某些行业。从技术和专业知识角度看,中国仍在一些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可能在相关领域吸引外企投资。生物技术和制药就是此类领域,欧洲仍处于领先,欧洲企业也一直渴望在华投资,以在这个快速增长的制药市场挖掘商机。随着中国生活水平提高和人口老龄化,预计未来几十年中国在医疗和社会护理方面的支出将呈现激增态势。数据显示,多家法国养老服务提供商已进入中国市场。

在中国,其他具有前景的外商投资领域还包括核能、环保和航空航天等,例如空客等欧洲巨头的投资有助于完善中国国内航空供应链。大多数已在华开展业务的外国企业也不太可能离开,因为中国市场仍是至关重要的营收来源。

法国外贸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加西亚·埃雷罗说:“与过去相比,投资将更讲究策略性而非战略性。”从化工到太阳能和电动汽车等一系列行业都上演过类似模式:外企将产品带到中国市场,但中国本土竞争对手很快就赶上并超越他们。加西亚·埃雷罗说:“每个人都知道,无论中国关注什么领域,你都会得到很多机会,但你知道那也是倒计时的开始。”与此同时,一些行业的西方公司担心中国竞争对手可能已在专业知识和技术方面领先于他们。

尽管最近面临各种挑战,但大多数外企仍在华获利颇丰。中国美国商会发布的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显示,2024年,71%的在华美企实现盈利,同比上升5个百分点;57%实现利润增长,同比增长7个百分点。多家欧洲企业也强调其目标是留在中国市场并适应中国市场。其中就包括近几个月来在汽车和奢侈品等行业处境艰难的一些外企。欧洲某大型酒店集团的一名高管说:“中国最新的GDP增速超过5%,仍是欧元区的4倍。中国仍是一个正在增长的经济体,这就是我们绝对不会离开中国的原因。”(作者Xiaofei Xu,丁玎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