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非洲打造更具亲和力形象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0月5日报道,中国正寄望新一代数字网红与内容创作者,以打造自身在非洲的新形象。观察人士表示,随着北京着力优化“软实力”战略,此举标志着重大转变。
报道称,这一新策略旨在通过文化交流与旅游活动直接触达年轻受众,展示中国在传统新闻报道中鲜少呈现的一面,从而打造新的公共形象。
9月,肯尼亚网红贝蒂·基亚洛、穆拉姆瓦、创意特伦斯和MC杰西抵达湖南长沙,开启为期一周的行程,他们还将前往福建进行内容创作并记录旅程体验。
在湖南省西北部的张家界,网红们参观了天门山、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等核心景点。
天门山以天然形成的“天门洞”、“九十九道弯”盘山公路以及刺激的玻璃栈道而闻名。要抵达天门洞,需攀登极具挑战性的999级台阶。
媒体人基亚洛将天门山之旅形容为一次“令人惊叹”的“史诗级探险”,并称这段经历“无比震撼”。
报道称,除了自然探险,网红们还深入体验了中国的艺术魅力。
据基亚洛介绍,他们参观了一家“艺术爱好者由衷喜爱的”机构,欣赏了“精美的沙画作品”。他们还造访了一家传统面料工坊,了解当地女性是如何从零开始生产这些高档面料的。
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的中非问题专家克利夫·姆博亚认为,此举是“中国在肯尼亚公共外交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而且“早该实施”。他认为,相较于传统的政府主导模式,这种做法的影响力和覆盖范围将更为广泛。
他补充说,这些访华的肯尼亚内容创作者正在积极地丰富关于中国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在中非广泛对话中仍较为稀缺。
姆博亚表示:“转向数字平台的过程是循序渐进且谨慎的,这体现了中国公共外交方式的演变,从自上而下、层级分明的传统模式,转向更注重情感联系与网络化的新型公共外交模式。”
尼日利亚河流州大学戏剧与电影研究系的专家泰凯纳·加斯珀·马克认为,网红合作项目是中国在非洲推行更广泛文化外交战略的延续。长期以来,该战略依托软实力举措,涉及孔子学院、戏剧与媒体交流等领域。
马克也认为,利用数字平台是明智之举。他表示:“这标志着一种巧妙的转变:通过与基亚洛、穆拉姆瓦等当地知名人士合作,中国得以借助易于产生共鸣的个体化叙事,展现开放、现代与注重双向交流的形象。”
他指出,这意味着中国的外交策略正从“宏大的官方展示”向“更具亲和力的基层策略”转变。(编译/邬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