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媒体人感受云南重庆“惊喜之旅”
伊朗《德黑兰时报》网站9月29日发表题为《桥梁、繁花与无限风光:探寻云南与重庆之旅》的文章,作者是该报总编辑穆罕默德·萨尔菲。文章编译如下:
9月,我再度登上飞往中国的航班,这已是我第三次造访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度。此行的目的是参加在云南省举办的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这片土地曾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作为此次盛会的主办地可谓恰如其分。
此前我曾到访过广东和新疆,但云南别具风情。这片土地原始质朴、绿意盎然,充满迷人魅力。当我徜徉于山水之间时,时常恍若置身亚马孙热带雨林秘境。
9月16日至17日,论坛的议程均在云南省会昆明进行,各类会议与活动排满日程。当会议落幕时,属于我们的真正旅程才正式开启:一段旋风式的参访、探索与邂逅之旅。
我们的第一站是被誉为“高原明珠”的滇池。这片湖泊面积约为300平方公里,每天吸引着都市人来此逃离现代喧嚣,拥抱自然,呼吸宁静。伫立湖畔,人会顿感自身的渺小,同时又能获得身心焕新。
在昆明,最令人目眩的一站或许要数斗南花卉市场,这里堪称中国花卉贸易的“心脏”。作为全球第二大鲜切花交易市场,这里每年的花卉交易量超过140亿枝,相当于为地球上每个人提供近两枝鲜花!
行程的下一站是重庆,我们在此停留两日,这座城市的魅力令人难以忘怀。拥有悠久历史的重庆,被壮阔的长江与嘉陵江环抱。夜幕降临,桥梁上演璀璨的灯光秀,吸引着游客驻足,以灯火辉煌的城市天际线为背景拍照留念。
现代摩天大楼与百年巷陌比肩而立,这座城市在反差中焕发活力。这里是“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关键枢纽,其庞大的内陆港口一派繁忙。夜幕中,我们前往李子坝轻轨站,列车竟从居民楼中穿行而过,这一奇幻景象令旁观者惊叹不已,也让这座车站成为全球闻名的打卡地。
我们的旅程转向中国顶尖工业巨头之一——长安汽车。
在重庆的阿维塔生产线上,机械臂不知疲倦地挥舞,以精准的机械动作组装着流畅的车身框架。年轻的工人在流水线旁稳步操作,引导着智能化设备。这里是全程唯一禁止拍照的区域,或许是为保护商业机密。但一面墙上却满是温情:贴满了工人写给管理层的手写便签,字里行间满是他们的心声与期许。
此次旅程不仅让我领略了中国的秀丽风光与深厚底蕴,更有一份珍贵收获:结识了来自全球的专业同行。来自非洲、欧洲及多个亚洲国家的记者与我们一道参加行程,不仅创造了交流与合作的机会,更缔结了友谊。
9月25日,我与两名伊朗同伴带着珍贵的回忆返回德黑兰。此刻我才深切意识到,中国是一个永远能给人带来惊喜的国度。
当飞机飞越新疆白雪皑皑的山脉时,我开始思考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意义。它的显性层面或许是经济与发展,但真正的根基在于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人文联结。其中媒体扮演着核心角色,不仅是信息的桥梁,更是将不同国家的民众与社会编织在一起的纽带。
这段旅程远不止是一次访华之行。它提醒着我,在每一座城市、每一家企业、每一项倡议的背后,都蕴藏着人类文明的精髓——我们共有的故事、传统与梦想。(编译/邬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