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报价

二级分类:

美媒:清洁能源,美国缺少中国的制胜法宝


美国《新闻周刊》9月17日文章,原题:中国拥抱清洁能源,而美国仍停留在20世纪  新疆米东区光伏项目是世界最大的单体光伏项目;福建省福清市海上风电产业园下线的海上风电机组是目前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高度约为自由女神像的两倍;比亚迪即将在郑州建成的电动汽车和电池制造中心,规模约为特斯拉美国最大工厂的10倍。不断扩展的太阳能电池板阵列、高耸的风力发电机组以及规模庞大的电动汽车工厂,都是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技术领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的体现。

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中国气候中心主任李硕说:“中美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差距就像一场NBA比赛——现在已是第四节,美国队落后30分。”美国一边强调“美国能源主导地位”,一边推行扶持煤炭行业、扩大油气开采(以上世纪能源为主)的政策。中国则展现出引领21世纪能源格局的态势。

据估计,中国掌控着全球超过一半的电动汽车制造、70%的风力发电机组产能和80%的太阳能电池板生产。这种主导地位建立在中国完善、明智且连贯的政策框架之上。中国利用其庞大的国内市场拉动清洁能源需求,同时稳步构建工业生态系统,推动供应链创新,降低清洁技术与可再生能源成本。

而中国的这种制胜法宝在美国根本不存在。美国的能源政策往往随着国会和白宫权力更迭而剧烈摇摆。美国清洁电力协会首席执行官格鲁梅特说:“令我惊讶的是,在一个将与中国竞争视为重要政策驱动力的国家,我们却在即将取得实质性进展时举起白旗。”

美国从清洁能源领域的退却,与中国在这一快速成长领域的大举进军,将对全球能源格局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产生深远影响。

国际能源署指出,过去五年清洁能源转型支出大幅增长,部分出于气候关切,但主因是各国希望提升能源安全水平。作为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中国正努力减少对油气进口的依赖,并在新技术领域发挥引领作用。

作家兼气候活动家比尔·麦吉本坦言,他明白中国可再生能源的蓬勃发展和太阳能电池板的大规模出口为气候行动带来宝贵机遇。麦吉本认为,随着中国把握太阳能机遇,“他们将占据大量政治制高点”。

随着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以及特朗普政府发布淡化气候变化的报告,中国很可能主导未来全球气候进程。李硕预计,中国将逐步强化其气候承诺。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中国能源供应链研究员伊拉里·马佐科说:“美国能源政策深受党派左右,过于政治化。当我告诉政策制定者,中国在能源系统和汽车电气化方面基本没有意识形态上的党派之争时,他们往往感到惊讶。”(作者杰夫·扬,辛斌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