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外媒:中国绿色发展经验值得借鉴
巴基斯坦《论坛快报》9月15日文章,原题:巴基斯坦应利用中国向绿色转型这一契机 如今,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人达成共识: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而持续使用化石燃料,正导致全球变暖,而全球变暖已经造成了毁灭性的后果。
应对这种情况的一种方法是,世界工业国家不再使用化石燃料来为工业、交通和家庭用途产生能源。在这方面,中国正在树立一个值得全球关注和效仿的榜样。中国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如果其他工业国家也效仿此举,应该能终结自工业时代开始以来世界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英国能源智库Ember在一份报告中表示,中国在清洁能源产业的主导地位“正在为化石燃料使用量的下降创造条件”。中国在清洁电池、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方面的生产规模,使得相关技术的价格下降了60%至90%。根据Ember的数据,2024年全球投产的风能和太阳能项目中,超过90%的发电成本低于最便宜的化石燃料替代品。中国是这一切的引擎。它不仅在改变国内的能源格局,也在改变世界各国的能源格局。
该报告还显示,2024年,中国84%的电力需求增长由太阳能和风能满足。这意味着,尽管电力需求不断增长,中国仍能将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减少2%。如今,中国经济对清洁能源领域的依赖正日益增强。
报告称,2024年,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和生产为中国经济贡献了近2万亿美元,这一数字相当于澳大利亚的整个经济规模。Ember的报告还显示,清洁能源行业的发展增速是中国整体经济增速的3倍。
巴基斯坦应借助中国绿色能源的巨大发展,将风能和太阳能项目纳入目前正在重新规划的中巴经济走廊中。(作者沙希德·贾维德·布尔基曾任世界银行副行长,王从译)
美国《新闻周刊》网站9月13日文章,原题:图表显示中国在全球清洁能源竞赛中胜出 一份最新报告显示,随着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中国大力推进脱碳进程,风能和太阳能在满足激增的电力需求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国的化石燃料使用量正趋于稳定。
重要性何在?中国已成为绿色科技制造和出口领域无可争议的领导者,在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储能等多个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中国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凭借的是积极的国家驱动型产业政策、大规模的公共支出以及利用其整合的国内供应链,进一步减少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并在新兴技术领域抢占先机。
英国能源智库Ember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风电累计发电量同比增长约16%,太阳能累计发电量则飙升近43%。根据Ember的数据,仅在2025年上半年,中国就新增了267.53吉瓦(GW)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几乎是世界其他地区总和的3倍。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能源、资源与环境专家乔纳斯·纳姆在X上写道:“在美国退出绿色科技产业并施压盟友效仿之际,中国正挺身而出,为发展中国家的能源转型提供动力。其规模令人震惊。”
接下来,中国将继续推进绿色能源转型,努力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作者迈卡·麦卡特尼,宋波译)
越南新闻网9月12日文章,原题:中国绿色科技革命的经验 副题:绿色科技革命使这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国家能够增加工厂和生产设施的数量,同时降低环境污染水平 几十年来,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虽然实现了快速工业化,但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然而,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这个国家经历了明显的转变:工厂和制造业设施的数量不断增加,但环境污染水平却大幅下降。这被视为一场绿色技术革命,是一种在前所未有的规模上既保持生产力又控制环境影响的发展模式。
这一成果的背后是多种因素的结合:大规模部署的实时环境监测系统、激励企业投资清洁技术的环境税收政策,以及大力推动能源从煤炭向可再生能源转型的一系列行动。国际观察人士表示,中国的成功或许证明了一种新的工业发展模式:不必以牺牲环境来换取增长,通过技术创新,完全有可能在保持生产节奏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
就像过去的中国一样,越南正面临着非常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专家们认为越南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借鉴中国的经验,例如:建立实时环境监测系统、出台环境税收政策、鼓励对绿色生产技术的投资以及发展循环工业园区模式。
然而,要真正提高环境领域的效率,就需要更透明的环境数据机制、更高效的公众监测工具以及鼓励企业投资清洁技术的激励措施,就像中国已经取得成功的那样。
如果认真借鉴中国绿色技术革命的经验,越南或许能找到一条既能保护环境又能促进可持续经济增长的发展道路。(作者Bao Dantri,肖攀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