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中国汽车超越澳大利亚质量标准
澳大利亚“汽车专家”网站9月13日文章,原题:澳大利亚新汽车品牌负责人说“中国制造”不再是个贬义词 澳大利亚市场的一个最新汽车品牌的负责人表示,自2009年首批中国品牌汽车进入澳大利亚市场以来,中国汽车产业已取得长足进步,早期产品表现平平所带来的负面印象正在逐渐消散。
由于技术老旧、安全性能存疑以及外观设计和耐用性较弱,早期在澳销售的中国车型普遍价格低廉且缺乏吸引力。尽管有的中国品牌退出市场,但其他品牌却坚持下来并且蓬勃发展(例如长城汽车)。还有的中国品牌一度退出后又重新进入澳大利亚市场,并取得了更大的成功(例如奇瑞)。正是这些汽车逐步改变了人们对中国品牌的观感。
长安汽车旗下深蓝汽车澳大利亚公司总经理科马克·卡福拉表示:“直到最近,人们才注意到有4个中国品牌跻身澳大利亚汽车销量前十。这充分说明澳大利亚消费者对新兴中国品牌的态度。”今年8月的行业销售数据显示,比亚迪、长城、名爵和奇瑞均进入前十名。
中国的本土品牌汽车加上给宝马、特斯拉等西方品牌代工的汽车,2023年在澳销量增长57.5%,2024年又增长8.6%,达到210113辆。这令中国成为澳新车市场的第三大来源国,仅次于日本和泰国。
卡福拉说:“这些产品在耐用性、外观以及质量方面远远超出澳大利亚人以往的认知,也超越了它们所执行的质量标准。”他特别强调了中国当前先进的制造设施,“部分澳大利亚消费者可能需要亲自体验这些产品,才能真正认识到它们的优秀。或许还存在一些偏见,或许有人对中国制造还存在负面印象,但我认为这种偏见正逐渐消失。进入澳大利亚市场的这些(中国)品牌最终会用实力证明自己”。
近年来,澳大利亚市场陆续迎来众多新的中国品牌。除了深蓝以外,仅过去两年就有奇瑞、吉利、江淮、零跑、小鹏和极氪等相继进入,还有更多的中国品牌正蓄势待发。有些中国品牌汽车表现尤为突出,例如奇瑞很可能持续跻身销量前十。
尽管深蓝及其母公司长安在澳大利亚的知名度可能还不算高,但卡福拉说他并不回避汽车的中国背景,“强调品牌信誉和历史传承能够增强品牌力量,因此我们可能会更多谈及与长安的合作关系,突出其41年的汽车制造经验以及该公司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历史”。(作者威廉·斯托普福德,辛斌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