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报价

二级分类:

西媒:中国兑现承诺促进非洲发展


西班牙《公众》日报网站9月10日发表题为《中国对非洲25年的承诺》的文章,作者是佩德罗·巴拉甘。文章编译如下:

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5周年,这一机制改变了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关系。中国支持了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为非洲国家提供技术和财政援助。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正式成立,成为中国对非洲作出承诺的支柱之一。

如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成为中非关系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通过在非洲建设基础设施,帮助非洲大陆实现互联互通,使非洲不仅在内部,而且与世界其他地区紧密相连。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日发布的《中非关系:建立更深更广的联系》报告称,与中国的合作对非洲的发展至关重要,支持了非洲的经济增长以及关键领域的结构性改善。

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中国在非洲建设了公路、港口、铁路等大型基础设施,但不仅限于基础设施。中国对非洲农业现代化的支持使当地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应对饥饿问题。中国在非洲多个国家建立了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帮助它们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此外,中国还在建设支持农业发展的设施,如灌溉系统、仓库和农村电气化项目等。

中国通过这些举措,帮助非洲国家提高粮食自给自足能力,从而减少对进口粮食的依赖,增强非洲的政治和社会稳定性。

推动教育环境改善

中国还为非洲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的帮助下,非洲多国得以在资源有限的地区建设学校和技术培训中心,从而提高当地教育的普及率。中国还是非洲技术与职业培训院校建设的关键推动者,使非洲青年能够接受建筑、制造和信息技术等非洲工业化关键领域技能的培训。

鉴于发展非洲教育不仅需要基础设施,还需要合格且受过培训的教师,中国为非洲教师在本国以及在中国参加培训项目提供了便利。这些项目使非洲教师能够提升教学技能。中国还与非洲大学合作开展农业、能源和技术等领域的联合研究项目。

贸易投资迅猛发展

中非贸易呈指数级增长。2000年,中非贸易总额仅为106亿美元。到2024年,这一数字已达到2956亿美元。中国连续16年保持非洲最大贸易伙伴地位。

除了贸易量增加,中国还向非洲农产品开放市场,简化检验和检疫程序。中国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使非洲能够受益于庞大的中国市场,促进其农业部门发展。

自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非洲已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目的地。中国的投资最初集中在建筑和矿业领域,后来逐渐扩展到制造业、工业园区以及绿色增长和数字化等高附加值领域。这一转变对非洲工业化、经济多样化和创造就业等至关重要。

合作领域持续扩大

近年来,中非合作论坛优先关注绿色增长和数字化等新兴领域。

在环境领域,中国支持非洲向低碳模式转型,帮助建设太阳能、风能、水电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项目,并在绿色经济和环境管理等领域开展人员培训。中非合作还扩展到海洋环境保护、防治荒漠化和气候风险治理等领域。

在数字化领域,中国助力非洲发展技术基础设施,扩大移动宽带接入,推广5G技术,建设数据中心。中国还推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助力非洲缩小数字鸿沟。

分享摆脱贫困经验

尽管取得了一定发展,但贫困在非洲仍然是一个严峻问题。中国摆脱贫困的经验为非洲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组织了系列会议和培训来分享脱贫经验。

此外,中国还推广菌草、杂交水稻等农业技术,这些技术提高了非洲农业的生产力和农民的收入。与此同时,基础设施、卫生、教育和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也有效助力非洲减贫事业。(编译/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