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媒体:从化肥袋子到时尚包包,在中国掀起热潮的编织袋
巴西《论坛》杂志网站9月8日文章,原题:从化肥袋子到时尚包包:在中国掀起热潮的编织袋 一个一直与农业劳动相关联的物品,如今在中国成了新的热门潮流物件,它就是塑料编织袋。这种由编织塑料制成的袋子结实且便宜,原本用于包装肥料、大米和其他谷物。这些袋子最初是为了在田地里装载物资而设计的,如今出现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城市爱好运动的年轻人肩上,摇身一变成了都市时尚配饰。
在中国,编织袋早已是徒步旅行者和露营者的标配了。它们坚固耐用且价格低廉,常被用来在高山探险中装载锅具、炉具和其他装备。当它们破损时,就变成了营地里临时的垃圾桶。
随着时间的推移,起初作为户外生活质朴解决方案的东西,最终进入了大城市中心。如今,在北京、上海等大都市,这些农用袋子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它们变成了手工背包、斜挎包、购物袋,甚至是运动配件,比如室内攀岩用的镁粉袋。这种转变很好地说明了一个源自乡村的物品如何变成了双重象征——一方面,它代表着冒险文化和与自然的接触;另一方面,它又体现了带有讽刺意味和真实性的现代都市美学。
随着其走红,编织袋不再仅仅是农村里的一个实用物件。如今,它已经占据了新的位置:出现在时装秀的T台、音乐节、小红书的热门视频中,甚至还出现在热门电视剧里。网络博主们将这一物品转化为富有创意的内容,向人们展示如何通过裁剪、缝制和改造,把编织袋变成连衣裙、短上衣、时尚背包以及其他手工自制配饰。这种“自己动手做”(DIY)的特质,进一步提升了它在城市年轻人中的吸引力。
在中国,塑料编织袋成为时尚这一现象不仅仅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流行梗。它为关于时尚领域循环经济的更广泛讨论开辟了空间,展示了即便是最平凡的物品,当通过创意被重新利用时,也能获得新的意义和附加值。(作者亚拉·维达尔,肖攀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