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报价

二级分类:

斯里兰卡媒体:从天津到北京,亚洲地缘政治非凡的两周



《斯里兰卡卫报》9月3日文章,原题:从上合组织峰会到胜利纪念日,中国的实力展示  我们迎来亚洲地缘政治非凡的两周。在天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来自全球近一半人口和1/3经济产出地区的国家领导人齐聚一堂。北京举行盛大的胜利日阅兵,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是一场精心编排的军事现代化展示,既为彰显战略能力,也为铭记历史。这种多边外交与军事庆典的罕见结合凸显中国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构建合作区域架构,另一方面展示力量。

上合组织如今已发展成为一个涵盖整个欧亚地区的综合性联盟,倡导不干涉内政、协商一致决策和经济互联互通,正在逐步重塑全球秩序的格局。对以北约、“四边安全机制”、“奥库斯”为代表的西方集团驱动式外交的持续质疑,表明人们更渴望一种摒弃零和思维的替代模式。在这方面,上合组织提供了一个可以推进共同发展、贸易一体化、文化外交和安全协作的平台。

与此同时,在军事现代化的领域中,中国长期的战略眼光显得最为清晰。在北京举行的胜利纪念日阅兵不仅展现了历史记忆,还展示了当代科技实力。阅兵式上出现了一系列旨在打赢高科技、高强度战争的国产武器装备。这无疑是一个明确提醒,表明中国如今正利用无人系统、信息化作战、太空侦察等手段,按照自己的方式塑造未来战争。

胜利纪念日的叙述离不开中国在二战时期的牺牲,而这些牺牲在西方史学叙事中被严重低估。中国战后的发展轨迹既关乎铭记历史,也关乎战略复兴。中国已从战时消耗过渡到和平重建,如今又实现高科技作战能力。

胜利纪念日阅兵既是纪念,也是展示——象征性地阐明了国家生存与军事现代化密不可分的关系。与西方大国经常制造持续不断的冲突来维持军事工业能力不同,中国实现转变主要依靠的是技术创新和系统性能力提升。中国不断增强的常规和非对称能力,标志着战略平衡发生了不容忽视的质变。

上合组织峰会和中国的胜利纪念日阅兵,凸显世界多极化这一更广泛的主题。在欧亚大陆,各国日益摆脱西方主导的体系,实现自主发展。中国通过引领区域多边倡议并展示先进军事能力,正在展现一种将软实力、技术先进性和历史合法性相结合的治理模式。这二者并非仅是形式上的活动,而是外交手段和军事实力的同步展示,标志着一个新的欧亚秩序的形成,在这个秩序中,合作与竞争并存。(作者尼兰塔·伊兰加穆瓦)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9月3日文章,原题:如今,中国的军事处于全球引领地位  人们现在普遍认为,曾经流行的有关中国技术发展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即中国只是西方技术的模仿者。如今的中国,在机器人、电动汽车、核反应堆、太阳能、无人机、高速铁路和人工智能等领域都是创新者和技术引领者。     

如果需要进一步证实,中国的九三阅兵足以证明。过去,我们说中国军队正在追赶,或者仿制外国的军事装备设计。但如今,中国不仅自主创新,更已处于全球引领地位。在此过程中,几十年来一直偏向美国及其盟友的地区军事平衡,正不可逆转地转变。(作者萨姆·罗格文,辛斌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