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媒体:从反法西斯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始终在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前沿
《澳门每日时报》8月25日文章,原题:从反法西斯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始终走在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前沿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二战期间,中国是东方最早发起抗战的国家,更是东方主战场的中流砥柱。今天,面对日益复杂的地缘政治冲突和全球性挑战,中国仍是维护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力量。为此,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这一重大命题作出清晰而精辟的回答。
英勇抗战:中国是战后秩序的奠基者。抗战是中国人民用生命谱写的史诗,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这个数字见证了中国为人类寻求正义的庄严承诺。全面抗战期间,中国抗击和牵制了日本陆军总兵力的2/3以上,为其他战区的盟军赢得至关重要的战略先机。若中国失败,日本侵略者或许会更早地转向苏联或印度,世界格局或许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这一战略贡献等,中国自豪地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联合国宪章》的签署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和平与发展:中国是国际秩序的捍卫者。中国首次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基本准则。中国派出的维和人员数量超过其他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总和,是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近些年来,中国在中东、非洲等热点地区积极斡旋,为维护和平作出不懈努力。中国已经同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在基础设施、能源、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开展合作,为全球南方国家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在气候变化、数字化转型等事关人类福祉的领域,中国分享产品、技术和治理经验,提供大量国际公共产品。当今世界,逆全球化思潮抬头,“脱钩”论调甚嚣尘上,有人筑墙,有人架桥。中国始终坚持开放包容、互利共赢,向所有追求现代化的国家表明:中国谋求的是人类共同进步。
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是推动国际秩序新发展的引领者。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展中国家整体竞争优势不断增强。现行国际机制缺乏切实可行的制度、前瞻性的理念和行之有效的方法,难以满足全球治理需要,国际社会迫切需要关于国际秩序的新理念。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世界事务应当由各方共商共建,而不是由强者指手画脚。从战火中走来的中国,始终坚定维护人类的公平、正义、发展与进步。(作者Gong Sheng,刘长煌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