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报价

二级分类:

德媒:中国车企正在改变国际市场格局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网站8月20日刊登题为《中国汽车企业特别成功的地方》的报道,内容编译如下:

巴西总统卢拉和一位外国汽车公司老板共同举起手臂,笑容满面。两人正在庆祝新汽车工厂的投产。卢拉对投资和就业机会感到高兴,而汽车公司老板则希望生意兴隆。

过去,此类场景中出现的总是德国汽车公司的老板,但几天前和卢拉共同举起手臂的是中国长城汽车总裁穆峰。

中国汽车业在全球的扩张正全速推进。只不过这种势头并非出现在西方,而是出现在那些在德国制造商财务报表中经常被不恰当地概括为“世界其他地方”的国家和地区。

中国汽车主要出口市场榜单清晰地表明了这一点:今年上半年,中国对墨西哥出口汽车最多,紧随其后的是阿联酋、俄罗斯和巴西。只有比利时和英国这两个欧洲国家进入了中国一家机构统计的该国汽车十大出口对象国榜单。

在某些地区,中国汽车制造商早已占据主导地位。根据英国骏特商务咨询公司的数据,在智利、秘鲁、埃及和哈萨克斯坦,中国制造商去年的市场份额已达到30%左右。欧洲制造商在这些国家只占很小的份额。在以色列,中国制造商的市场份额最近也迅速上升。在新加坡,比亚迪取代丰田成为最畅销品牌。

在中国企业迄今取得成功的国家,其本身的汽车市场规模并不大。但它们加在一起占据了全球市场四分之一的份额,且增势显著。中国已超越竞争对手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中国汽车出口量达368万辆,同比增长约13%。这一数字已经超过去年德国全年的汽车出口量。

专家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下去。美国艾睿铂公司的数据显示,到2030年,中国车企在南美市场份额将从8%跃升至15%,在中东和非洲地区将从10%提升至18%,在东南亚将从3%增长至17%。

中国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把这些国家和它自己联系起来,并建设了中国汽车产业现在可以利用的必要港口、公路和铁路。小鹏汽车高管顾宏地几个月前告诉记者,当地政府对中国企业和投资的开放程度是选择市场的因素之一。骏特商务咨询公司的费利佩·穆尼奥斯说:“中国人正在改变市场格局,而老牌汽车制造商缺乏合适的车型来应对。”

并非中国制造商对欧洲不感兴趣。顾宏地说:“欧洲是我们在中国以外最重要的电动汽车市场。”但中国汽车制造商也知道,欧洲市场难以攻克,这不仅是因为地缘政治,还因为欧洲独特的规则和悠久的汽车传统。

欧洲的一个误解可能是,中国出口的汽车主要是电动汽车。事实上,德国出口的电动汽车比例高于中国。

中国企业不仅依赖出口,还在不断增建工厂。据媒体报道,中国在海外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汽车工厂共有88家,另有数十家工厂正在筹建中。(编译/聂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