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全球淡水资源以惊人速度减少
据欧洲新闻社7月28日报道,自2002年以来,由于气候变化、地下水不可持续利用以及极端干旱,地球各大洲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淡水资源流失。
这一结论源自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领导的团队对逾20年卫星观测数据的研究成果,相关报告发表于美国《科学进展》杂志。
研究指出,北半球出现四个大陆级“特大干旱区域”(北美西南部及中美洲、阿拉斯加与加拿大北部、俄罗斯北部、中东-北非地区),并警告这将严重威胁水资源安全、农业生产活动,加剧海平面上升并影响全球稳定。
该研究团队的报告显示,干旱区域正以每年约两个加利福尼亚州面积的速度扩张。更严峻的是,干旱区域加剧干涸的速度已超过湿润区域增强湿润的速度,彻底逆转了传统水文模式。
这对可用淡水资源的负面影响触目惊心:全球75%人口所在的101个国家和地区,过去22年间持续流失淡水资源。据联合国预测,在未来50至60年间,全球人口将持续增长,而淡水资源可用量将急剧减少。
研究人员首次量化了陆地水资源损失类型,发现其中68%纯粹来自地下水消耗,其导致海平面上升的贡献率已超过格陵兰岛与南极冰盖之和。
该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杰伊·法米列蒂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些发现或许传递了迄今为止关于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的最严峻信息。”
该团队通过分析美国和德国合作开展的重力反演和气候实验以及重力反演与后续气候实验计划20多年的数据,系统评估了2002年以来陆地储水量的变化机制。陆地储水涵盖地表径流、植被含水、土壤内水分、冰盖积雪以及地下水等水资源。
“我们正在失去的非可再生水量令人震惊,”研究报告第一作者、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研究员赫里希凯什·A·钱丹普卡指出,“冰川与深层地下水如同古老的信托基金。人类本应在长期干旱等危急时刻动用,如今却肆意挥霍。此外,在丰水年份,我们并未尝试回补地下水系统,这正将人类推向淡水资源破产边缘。”
该研究识别出2014至2015年厄尔尼诺“超级年”期间出现的关键转折点。极端气候开始加速,地下水开采量激增,导致大陆干旱速度超过冰川和冰盖融化速度。
该研究还揭示了一项未被报告的转变:2014年后,干旱区域从主要位于南半球转变为集中于北半球,湿润区域则呈现相反迁移趋势。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如欧洲)频发的极端干旱是“大陆干旱化”的主因之一。此外,过去十年加拿大和俄罗斯的积雪、冰盖及永久冻土融化加剧,加上全球地下水持续枯竭,共同构成关键影响因素。
事实上,研究显示,自2002年以来,只有热带地区相对于纬度平均湿度持续上升,这完全背离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气候模型的预测结果。科学家强调,持续观测记录对理解水循环的长期变迁至关重要。(编译/韩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