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巨头竞相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7月18日刊发题为《埃克森美孚惠州项目彰显跨国企业对中国未来的信心》的文章,编译如下:
尽管华盛顿和布鲁塞尔的头条新闻可能流露出对中国崛起的不安,但全球商界仍以实际投资而非花言巧语投下信任票。最新的例证便是埃克森美孚公司在广东省惠州市斥资100亿美元打造的项目。这不仅是投资一项重大工程,更表明企业对中国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位于惠州大亚湾石化产业园区的埃克森美孚项目分两期建设,包括一座世界级蒸汽裂解装置以及高性能聚乙烯和聚丙烯生产设施。这些材料是从消费品包装到汽车、医疗用品等众多产业的支柱。随着石脑油原料供应已落实,该公司正在为未来数十年的稳健运营奠定基础。
该项目更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其所有权结构,因为它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外商独资大型石化项目之一。当某些国家鼓吹经济“脱钩”与逆全球化之际,埃克森美孚却反其道而行。它以长远眼光和清晰战略,正深度融入中国经济。
背后的原因极具说服力。中国不仅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更是一个在快速发展的经济体。中国持续推进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以及对更清洁、更高质量材料的需求,催生了对高性能化工产品持续旺盛的需求。
埃克森美孚在中国的历史可追溯至其前身标准石油公司,至今已有130多年。该公司深谙宏观趋势,且期望与中国的合作关系延续下去。这种承诺比任何短期政治说辞都更有分量。
惠州项目契合中国加大力度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随着中国从低成本制造业向创新引领、环境可持续的增长模式转型,对先进材料和高效能源的需求只会有增无减。
这并非孤例。埃克森美孚只是众多继续在中国投资扩张的跨国公司之一。特斯拉已将上海打造为其电动汽车全球制造中心;苹果的生产供应生态系统仍深度扎根中国;雀巢正在中国创建食品创新中心;大众汽车则在中国大力拓展电动汽车业务。综合来看,这些行动表明,全球领先的企业都认识到与中国经济保持联系所蕴含的长期价值。
为什么?因为这些企业的决策基于战略远见,而非仅仅着眼于季度财报。它们明白中国的经济基本面依然强劲。中国拥有庞大且技能娴熟的劳动力大军、世界级的基础设施和鼓励创新的生态环境。它们的眼光超越地缘政治纷争,聚焦于使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不可或缺的结构性现实。
这一趋势提醒我们,“脱钩”不仅不切实际,反而会适得其反。若管理得当,相互依存非但不是负担,反而是优势。埃克森美孚的投资正是教科书级的案例,展示了如何利用这种相互依存关系实现共同增长。面对气候变化与地缘政治动荡带来的挑战,全球唯有深化合作方能破局前行。
简言之,这不仅仅是一个石化项目,更是对中国长期潜力投下的信任票。它表明,跨国企业正以远见为引领、以现实为根基,继续投身于中国的发展进程。
我们不仅要关注这笔投资,更要留意它所体现的信念。全球最富实力和远见的企业并未远离中国,反而在加大投入。(编译/刘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