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报价

二级分类:

法媒:中国大城市骑行成为潮流


法国《回声报》网站7月8日刊登记者拉斐尔·巴莱涅里撰写的报道,题为《中国大城市骑行成为潮流》,编译如下:

“骑行即生活。”店门口印着的这句标语定下了基调。RE而意自行车店位于上海市中心,是自行车爱好者的天堂。布鲁克斯车座、布朗普顿折叠车、各种配件应有尽有。

自7月5日环法自行车赛开始以来,许多顾客聚集在这里,观看巨型屏幕上播放的赛事。

RE而意是一对中日夫妇的心血结晶,自2017年成立以来,他们已在北京、上海和成都开设了十多家连锁店。为了吸引中国富裕的城市居民,该公司将重点放在高端市场和社区精神上。公司出版自己的报纸,定期在中国、亚洲其他地区甚至欧洲组织骑行活动。所有客户通过不同的微信群联系。

“对我们来说,自行车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它还是朋友、伙伴,我们可以和它一起去旅行。”店里的员工阿宝(音)说。

在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这家企业在中国找到了增长点。自新冠疫情以来,自行车文化在中国大城市迅猛发展。

自行车正成为30岁至40岁富裕阶层的新潮配饰,这一人群在疫情后渴望开阔空间,并更加关注自身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年轻时曾热衷于奢侈品的也是这群人。“疫情让健康重新成为人们最看重的事,那也是人们需要消遣的时期,自行车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缺。”阿宝回忆道。

5年过去,这股热潮持续升温。去年天猫“双十一”大促活动中,骑行全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超40%。英国折叠车品牌布朗普顿自从在社交平台小红书爆红后,在25岁至45岁群体中取得了惊人的成功。

2024年,该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业绩增长32%,新增10家门店,在华门店总数达21家。“我们进入中国10年,但真正走红是在3年前。”布朗普顿自行车公司中国区的一位发言人表示。该品牌现年销量约3万辆,是疫情前的15倍。

与欧洲城市一样,中国城市也通过改造城市景观为自行车腾出更多空间。在上海,曾经分布在苏州河沿岸的工厂已被迁走,取而代之的是一条长达100多公里的步行与骑行观光长廊。

“过去我们的客户会在周末去上海郊区骑行,如今他们也用来在市区通勤。”这家英国品牌的中国区发言人表示。无论是在上海还是巴黎,“自行车通勤”都前景广阔。(编译/赵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