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中国服务机器人进军发达国家市场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7月2日报道,中国制造商积极在发达国家拓展服务机器人市场,这些机器人可以承担送餐、配送等任务。作为服务机器人领域的龙头企业,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根据日本市场需求开发了新产品。中国国内供应链完备,中企有效利用这一优势,大力拓展海外市场。
据报道,擎朗智能于3月发布了面向日本市场的送餐机器人T11。其躯干配备大型广告显示屏,可在流畅移动的过程中向周围展示信息。其背部设有可放置餐盘和杯子的双层托盘,在餐饮店中如同服务员一般工作。
T11能够通过宽度仅为49厘米的通道,比成年人通行所需的约70厘米通道宽度更窄,更能适应日本众多空间局促的餐厅。擎朗智能首席运营官万彬胸有成竹地指出,放眼整个服务机器人行业,能通过如此狭窄通道的唯有T11。擎朗智能成立于2010年,自2021年起进入日本市场。目前日本已成为其最大的海外销售市场。
报道称,美国国际数据公司2024年10月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出口额达15.1亿元人民币,其中62.5%销往日本和韩国。
另一方面,在工业机器人领域,销往东南亚和印度的产品最多,所占比例高达36.5%,而出口至日本和韩国的工业机器人所占比例仅为11.5%。由此可见,在服务机器人领域,中国企业在发达国家市场开拓的势头更为显著。
这一现象的背景因素在于,发达国家人力成本上升且劳动力短缺,对服务机器人的需求日益高涨,而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已建立完备的供应链。擎朗智能开展的机器人业务也是如此,其半导体和传感器等绝大多数零部件都产自中国。
据报道,由于美国实行出口管制措施,中国企业无法进口尖端半导体制造设备,部分半导体企业受到一定影响。擎朗智能吸取教训,决定采用国产半导体。
正如万彬所言,得益于中国企业的技术进步,除了半导体之外,传感器、摄像头等部件也已无需从国外采购。另外,在中国能够采购到性价比更高的零部件,这也是一个有利因素。
报道称,深圳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是服务机器人领域的另一家龙头企业,如今也正加紧拓展海外市场。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在国内构建了完整的供应链体系。中国企业对这一优势积极加以利用,向海外市场推广家电和汽车。虽然美国实行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对中国制造商造成了冲击,但能够依托本土优势并针对海外市场进行适应和调整从而不断发展壮大的行业或许不在少数。(编译/马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