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国AI模型快速赢得全球用户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7月2日报道,中国在全球AI竞赛中迅速缩小与美国的差距。中国人工智能(AI)公司正在动摇美国对全球AI领域的统治,挑战了美国的优势地位。
据报道,在欧洲、中东、非洲和亚洲,从跨国银行到公立大学的各类用户,都开始使用初创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和电商巨头阿里巴巴等中国公司开发的大语言模型,作为ChatGPT等美国产品的替代品。
据知情人士透露,汇丰集团和渣打集团已开始在内部测试DeepSeek的模型。全球最大石油公司沙特阿美最近在其主要数据中心安装了DeepSeek。
报道称,尽管白宫出于数据安全方面的担忧,已禁止在一些政府设备上使用该公司的应用程序,但就连亚马逊网络服务公司、微软和谷歌等美国主要云服务提供商也在向客户提供DeepSeek的开源模型。
研究机构“感应塔”数据分析公司的数据显示,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的ChatGPT仍然占主导地位,其全球下载量为9.1亿次,而DeepSeek的下载量为1.25亿次。
据报道,但与许多其他行业一样,中国公司已开始通过提供性能几乎同样出色而价格却低得多的产品来争夺客户。哈佛大学研究人员6月初发布的一份关于关键技术全球竞争力的研究发现,中国在AI领域的两个关键基石——数据和人力资本方面拥有优势,这帮助中国紧跟美国步伐。
“决定美国还是中国赢得这场竞赛的最重要因素,是谁的技术能在全世界得到最广泛采用,”微软公司总裁布拉德·史密斯在最近的一次美国参议院听证会上说,“率先抢占市场的一方将很难被取代。”
尽管美国设置了重重障碍,但中国的AI公司仍在阔步前进。美国政府收紧了中国AI公司获取美国芯片、专有技术和融资的渠道,并威胁要进一步收紧相关限制。
报道称,中国政府则在投入资金,打造一条尽可能不依赖美国的AI供应链。
6月25日,OpenAI在“订阅堆栈”网站上发文称,中国AI新秀智谱AI在帮助东南亚、中东和非洲国家建设AI基础设施方面取得进展。
OpenAI表示,这家中国初创公司的目标是“赶在美国或欧洲竞争对手之前,让中国系统和标准在新兴市场牢牢扎根”。OpenAI也有类似的业务,向世界各国政府销售AI解决方案。
在这场竞赛中,美国AI公司更侧重于追求重大技术突破,而中国的AI产业则更注重将AI应用于实际场景,这种侧重点可能有助于中国公司快速赢得新用户。
据报道,包括腾讯和百度在内的中国AI公司还通过开源发布AI模型而进一步受益,开源意味着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自行调整这些模型。这种做法有助于促进全球开发者和公司采用这些模型。
分析师表示,这也可能给OpenAI等美国竞争对手带来压力——要为维持模型的私有状态和收取较高服务费用提供更合理的理由。
报道称,据总部位于塞浦路斯的Latenode平台的联合创始人奥列格·赞科夫称,目前在该平台上,全球多达五分之一的用户选用DeepSeek。Latenode帮助全球企业构建用于生成社交平台和营销内容等任务的定制AI工具。
赞科夫说:“DeepSeek的质量总体上相同,但价格只有1/17。”这使得该模型对智利和巴西等资金和算力不那么充裕的客户尤其具有吸引力。
阿里巴巴称,开发者已基于该公司的旗舰开源AI模型通义千问创建了超过10万个衍生模型。
总部位于东京的AI初创公司Abeja去年秋天受托为日本经济产业省构建一系列定制化模型,该公司在同类产品中选择了通义千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