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传奇

二级分类:

基因研究揭开“海女”极限潜水面纱

 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5月6日报道,无论风浪多么汹涌,这些被称为“海女”的女性都会毫不犹豫地潜入韩国济州岛周边冰冷海域,采集鲍鱼、海藻或海胆。她们能在无呼吸装备的情况下潜至10米深度,甚至孕期也不例外。这种近乎超自然的海洋掌控力不仅源于从10岁开始的训练,最新《细胞》期刊研究指出,部分能力已编码在她们的基因中。这项研究揭开了这些手持刀具、仅佩戴潜水镜和脚蹼的八旬女性身上的神秘面纱。

美国犹他大学遗传学家梅莉莎·伊拉尔多与来自美国、丹麦和韩国的团队,比较了30名海女、30名济州岛非潜水居民及31名韩国内陆居民的特征。研究人员比较了参与者在静息状态和模拟潜水时的心率和血压,在模拟潜水中,参与者屏住呼吸,将脸浸入冷水容器中。

最新发布的这项研究不仅表明济州岛居民共享祖先血统,更发现海女具备两项独特特征:潜水时心率显著减缓,这类似专业自由潜水员的反应,科学家怀疑这背后存在尚未完全破解的遗传密码。

此外,伊拉尔多向《国家报》解释道:“我们发现了一种进化适应性,似乎可以降低舒张压。我们相信,这会以某种方式影响她们的血管,使她们即使在怀孕期间也能更安全地潜水和屏气。”33%的济州岛参与者携带可能降低舒张压的基因变异,而韩国内陆居民仅有7%携带率。

在模拟潜水过程中,所有参与者心率均有所下降,但海女组平均降幅达18.8次/分钟,远超济州岛非潜水居民的12.6次/分钟的降幅。伊拉尔多表示:“该基因影响血管炎症反应,我们相信这就是保护作用的来源。”这种特征很可能源自长期训练。

海女不仅要应对水压和体力消耗,还需承受济州岛12月至次年3月的漫长严寒。但研究显示,她们对低温具有惊人耐受力。

是什么让她们如此坚韧?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特定基因有关,该基因能使她们不易受到低温症影响,从而使其能够承受极端的水下条件,免受寒冷的典型不良反应的影响。

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海女文化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海女获得的认可不仅源于其身体技能和对当地经济的贡献,更因其作为母系社会中女性赋权的象征。

“这些知识与智慧代代相传,”驻阿根廷韩国文化院向《国家报》表示,“济州岛的海女建立了通过生态潜水系统实现人与自然共存的独特文化。”

用镜头捕捉这些正在消失的传统精髓的法国摄影师若泽·热兰惊叹于这些60至80岁女性身上散发的生命力。

“她们健康、活跃,似乎拥有无穷无尽的能量。在许多国家,人们退休后往往变得久坐不动,但她们依然坚持潜水。”他评价道。他认为,这种活动显然不仅维持着她们的生命,更赋予其独特的活力。

每次出海对她们而言都是如同呼吸般自然的生命循环。对海女来说,海洋不仅是工作场所,更是从童年相伴至暮年的生命伙伴与忠实盟友。(编译/韩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