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东盟合作树立共同发展典范
今日欧洲新闻网站4月16日发表题为《中国-东盟合作成为开放和共同发展的典范》的文章,作者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巴基斯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哈立德·泰穆尔·阿克拉姆。文章摘编如下:
在一个地缘政治挑战日益增多的世界中,中国与东盟之间牢固的伙伴关系成为在共同发展基础上开展建设性区域合作和相互尊重的典范。这种伙伴关系被许多人称为“友谊之船”,它是引领全球构建更加包容和均衡的世界体系的灯塔。
自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东盟国家一直是中方重要的合作伙伴,双方致力于携手打造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国和东盟在发展基础设施、扩大贸易、促进技术进步和对外投资等广泛领域展现出高水平合作,这表明发展中经济体可以通过合作而非竞争来崛起。
在经济领域,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具有重要的全球影响力,中国和东盟经济总量的全球占比超过五分之一。东盟的市场地位与中国的全球经济影响力日益交织,双方的合作对保持全球经济稳定影响深远、至关重要。
把东盟作为战略重点已经深深嵌入中国的外交政策议程。中国认识到东盟是其周边外交的重要伙伴,因此一直坚定地致力于建设一个区域命运共同体。双方的高水平战略合作以国际规范为指导,确保中国-东盟关系建立在政治互信和共同的安全利益及繁荣愿景基础上。
自2013年中国提出建设一个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以来,这一伙伴关系已成为推动整个亚太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并成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的重要支柱。在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世界其他地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模式发出了一个强烈信号:开放的区域主义、相互尊重和共同增长不仅是可能的,还是更可取的。
中国的经济发展经验和财政资源可以帮助指导东盟国家——尤其是像越南这样的发展中经济体——调整政策、协调战略,顺应全球转型的浪潮。无论是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还是东盟的2025年愿景,都有赖于双方在政治安全合作、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等相互关联的支柱领域取得进展。
中国-东盟伙伴关系不仅是一种区域联盟,还是全球南方通过合作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典范。随着中国与东盟的“友谊之船”不断前行,它承载着近21亿人的希望,也承载着对打造一个不是由竞争或分裂所定义,而是由和谐、韧性和共同成功所定义的未来的承诺。(编译/杨雪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