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称丹尼索瓦人曾广泛分布于东亚
据《日本经济新闻》11月23日报道,关于神秘的丹尼索瓦人的研究报告层出不穷。在中国发现的丹尼索瓦人头骨化石让人们开始怀疑,该物种可能曾广泛分布于东亚地区。新发现引发了新谜团,研究人员对于如何理解骨骼特征和基因组分析各自揭示的不同进化史感到困惑。
9月发表于美国《科学》周刊的一篇论文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人员对在中国湖北省出土的一块距今约一百万年的头骨化石进行了复原,并将其与各种古代人类的骨骼进行比较,文章称其“属于丹尼索瓦人所在的群体”。
丹尼索瓦人得名于西伯利亚地区丹尼索瓦洞穴中发现的人类指骨和其他遗骸。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斯万特·佩博及其同事分析了丹尼索瓦人的基因组,并于2010年将其报告为“此前未知的人类物种”。此外,科学家还在西藏发现了一块丹尼索瓦人的下颌骨。
基于对化石中遗留的基因组的分析,丹尼索瓦人被认为是43万年前从与拥有共同祖先的尼安德特人中分化出来的种群。然而,最新的这篇论文提出,丹尼索瓦人和我们的祖先智人是在132万年前从共同祖先分化而来,而尼安德特人的分化时间则在138万年前。这与基因组分析所揭示的谱系不符。
东京大学人类物种形态分类专家海部阳介教授指出:“这篇论文基于诸多假设来确定化石头骨年代。但仅凭形态得出结论似乎操之过急。”
论文基于一个假设,即眼睛形状和头部高度等形态特征是独立演化的。这一假设的准确性难以验证。海部教授表示:“重要的是要基于基因组分析结果对化石进行分类,并考虑形态演化过程的各种可能性。”
基因组分析是揭开真相的关键。今年6月,一个研究团队在《科学》等期刊上发表论文,研究人员分析了在中国哈尔滨发现的一个距今超过14.6万年的头骨化石中的基因组和蛋白质,并确定为丹尼索瓦人。其脑容量与智人相似,并具有隆起的眉骨等独特特征。
这一新人种被命名为“龙人”。传统上,人种的确定侧重于骨骼形态的识别。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馆长筱田谦一据此表示:“如果骨骼形态完全相同,那么‘龙人’可能成为丹尼索瓦人的正式名称。”
关于丹尼索瓦人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今年4月,日本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的助理教授茑谷匠及其同事,分析了在中国台湾西部海底发现的一块下颌骨中的蛋白质,并确定它属于丹尼索瓦人。他们的论文已经发表在美国《科学》周刊上。
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丹尼索瓦人是曾广泛分布于东亚的古人类。
我们不知道丹尼索瓦人和尼安德特人的共同祖先起源于何处。筱田推测:“诸多古人类来自非洲。或许有一群在60万年前离开非洲的古人类迁徙到了欧洲和亚洲,并与其他直立人杂交,最终演化成了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
一个简单的假设是,直立人的祖先在170万年前率先离开非洲。接下来,在某个未知的时间,又一批古人类离开了非洲,他们就是丹尼索瓦人和尼安德特人的共同祖先。另有假说认为,智人在大约6万年前走出非洲。然而,由于缺乏证据,这些理论可能过于简单化。(编译/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