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黑色“条纹”之谜有新解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11月13日报道,火星表面散落的数百万道神秘黑色条纹让科学家们困惑了几十年。现在,研究人员终于对此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新理论还解释了人类之所以花这么长时间才找到答案的原因。
火星上的这些“坡地条纹”是这颗红色星球深色反照率地貌的体现。在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认为,这些条纹是冰川融化引起山体滑坡的证据。然而今年5月份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这些条纹实际上是由“干燥过程”引发的,没有任何水的因素。
其中最著名的例子之一是位于火星赤道以南的一座盾形死火山:阿波利纳里斯山。在这座山的山脊一侧可以看到数百道平行的黑色条纹,看起来酷似条形码。这些条纹大约出现在2013年至2017年之间。科学家后来意识到,它们是流星撞击山体的结果。
因此,一些研究人员认为,流星体撞击和其他地震事件,可能是大多数斜坡条纹的成因。
但11月6日发表在英国《自然-通讯》上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情况并非如此。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在2006年至2024年期间拍摄到大约200万道斜坡条纹。科学家们对这些图片的分析结果显示,几乎所有新出现的条纹都是季风和尘埃侵蚀的结果。
这份研究报告的作者、瑞士伯尔尼大学行星科学家瓦伦丁·比克尔(他也是5月份那篇研究报告的合著者之一)说:“尘埃、风和沙的流动似乎是斜坡条纹形成的主要季节性驱动因素。”他补充说:“流星体撞击和地震对局部地形的影响是独特的,但从整个火星范围来看,就相对不那么重要了。”
比克尔估计,只有不到0.1%的新的斜坡条纹是因流星体撞击或地震形成的。
他的分析显示,火星斜坡条纹的分布可以划为五个关键区域,当季节性风速达到最高并超过“尘埃移动”的阈值时,这些区域就会出现新的条纹。
科学家花了这么长时间才解开这个谜题,可能是因为这一切都是在黑暗的掩护下发生的。
比克尔在研究报告中说:“最容易促成季节性条纹形成的条件,似乎都出现在火星的日出和日落之时,这也是迄今为止科学家们没能直接观察到这些条纹形成的原因。”
比克尔的研究还显示,这些斜坡条纹数量可能以每年约5%的速度增长。鉴于火星上现有大约160万道斜坡条纹,这意味着,每年会新增大约8万道条纹。大多数条纹可能会持续几十年才消失。
虽然斜坡条纹只占火星表面积的0.1%,但新的研究表明,它们可能是火星大气尘埃形成的最大单一因素。因此,更好地了解这些条纹在火星尘埃循环中的作用,应该是未来火星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因为这有可能关系到未来人类在火星上的生活。(编译/潘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