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助力拉美物流基础设施发展
据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11月10日报道,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拉美开发银行与欧盟联合编制的《2025年拉丁美洲经济展望》指出,拉美正处于物流网络发展的关键转折点。该报告警示,基础设施结构性短板与高昂运输成本仍在制约区域内贸易增长。
研究显示,拉美区域内物流成本平均比欧盟高出15%。这一差距反映出该地区在陆运、海运和铁路连通性方面的历史短板。报告强调,这种失衡阻碍了经济一体化进程,限制了区域内国家间新贸易关系的发展。
这一挑战不容忽视:当其他新兴经济体成功抓住全球价值链扩张机遇时,拉美大部分地区仍依赖低附加值产品出口,且面临基础设施结构性滞后问题。为扭转这一趋势,报告提出需制定全面物流规划,持续投资多式联运通道,并出台提升运输效率与区域互联互通的政策。
在此背景下,中国成为拉美物流基础设施发展的关键参与者。2005年至2022年间,中国为拉美地区228个项目提供了融资,其中有90个项目属于交通运输领域。
报告强调,中国的投资集中在港口、铁路和公路项目上,旨在优化拉美与亚洲的贸易往来,降低原材料出口成本。以阿根廷为例,中国已为其铁路和地铁线路建设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了约170亿美元融资。这些投资除了打造实体基础设施外,还重塑了拉美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
《2025年拉丁美洲经济展望》将2024年启用的秘鲁钱凯港列为典型案例。作为中国在该地区最大规模投资项目,钱凯港每年将为秘鲁带来45亿美元收入,同时创造8000多个直接就业岗位。
钱凯港旨在成为连接南美与亚洲的物流枢纽,减轻对北美太平洋港口的依赖。其设计可停靠大型船舶,将前往亚洲主要目的地的运输时间缩短最多10天。
报告总结称,基础设施不应再被视为一项支出,而应成为拉美竞争力与凝聚力的核心驱动力。(编译/张微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