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行业领袖热议“通用人工智能”未来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1月7日报道,人工智能(AI)技术的领袖们认为,AI在许多方面的能力已经超过人类,这引发了一场有关“超级智能”将以多快速度出现的行业讨论。
英伟达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元宇宙平台公司AI负责人杨立昆,以及顶级计算机科学家约舒亚·本乔、杰弗里·欣顿、李飞飞和比尔·达利本周被宣布成为今年伊丽莎白女王工程奖的获奖者。
这些杰出人物周三在《金融时报》于伦敦举行的AI未来峰会上表示,AI在某些领域已经达到与人类“相当的水平”。
黄仁勋表示:“AI首次增强了人的能力,它在解决劳动能力的问题上确实有效。我们有足够的储备,可以在未来几年将这项技术转化为大量对社会有用的应用,我们现在就在这么做。”
使机器达到“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水平(即使系统能力达到与人类相当的水平)已成为AI领域最紧迫的问题之一。
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和Anthropic公司已从投资者那里吸引了数十亿美元用于AI开发,与此同时,美国和中国正在竞相率先实现这一目标。
上市和非上市AI公司最近估值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基于这样一种信念:即这些公司终将创造出改变世界的技术。
由于各企业都在为AGI的潜在影响做准备,在它们2025年第一季度的财报中,AGI被提及的次数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3%。
行业中的最乐观者估计,AGI将在两年内实现。其他人则认为,要达到这个里程碑还需要几十年的时间。
但为现代AI研究奠定基础的这些顶级专家认为,AGI的实现不会是在某一时刻。杨立昆说:“这不会以某个事件为标志,因为AI的应用将在各个领域逐步扩大。”
他说:“我们已在应用这项技术……所以标志无关紧要,这只是一个学术问题。”
但是,对于AI系统是否会在所有领域超越人类,专家们的看法存在分歧。
世界实验室创始人李飞飞说:“AI在某些能力上已经超过人类……其中一部分已经成为现实。我们当中有多少人能够识别2.2万个物体?有多少人能翻译100种语言?基于机器的AI可以做很多了不起的事,但人的智慧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永远至关重要。”
去年赢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欣顿表示:“在人与机器辩论时,机器总是胜过人的情况将在多久以后出现?我认为,这肯定会在20年内实现。”
获得过图灵奖的加拿大计算机科学家本乔说:“我认为没有什么理由能阻碍我们制造出几乎能代替人做一切事情的机器。当然,就目前而言……我们还没有做到,但从概念上讲,没有理由做不到。”
不过,本乔提醒说,不要以这项技术的未来发展为由,做出当下的决定。他说:“我们应该是真正的不可知论者,不要妄下断言,因为未来有无限可能。”(编译/潘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