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中国核能发展迎来新的战略机遇期
法国《回声报》网站11月3日发表题为《核能:中国如何出口其惊人的反应堆部署模式》的报道,主要内容编译如下:
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近年来明显加快了核能发展步伐。媒体援引中国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董保同的话说,中国核电已进入大规模建设高峰期。
根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的数据,目前中国商运核电机组达到58台,总装机容量近61吉瓦。这使得中国与法国并驾齐驱,但仍与美国有一定差距。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最新报告显示,若计入在建及已获批准建设的核电站,中国将拥有102台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可达113吉瓦。据美国能源信息局统计,中国近十年新增的核电装机容量,相当于美国四十年来的增量。
照此速度,中国将拥有全球最大的核电装机规模。中国核能行业协会轮值理事长杨长利在4月底表示,中国核能发展迎来新的战略机遇期,核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将进一步发挥高碳能源重要替代者、系统安全稳定主要支撑者的重要作用。
目前核能在中国发电量中的占比仍然较低,远低于法国的约70%和美国的18%。但中国正探索核能的全面应用,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预计,到2035年,核能发电量预计将占中国总发电量的约10%,减少约9亿吨碳排放。
在中国,核能旨在满足能源需求并实现多样化应用。法国核能协会在其最新报告中指出:“中国计划利用核能实现多种目标:城市供热、同位素生产、制氢和海水淡化等。”
核能计划的另一个目标是实现中国经济的“脱碳”。作为数年前宣布的“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一部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正通过关停老旧电厂、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努力减少对煤炭的依赖。中国设定了两个目标:在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发展核能也是中国提升技术水平、对外输出专业技术的途径。中国曾长期依赖国外技术,如今已全面掌握所有主要技术。
中国正将目光投向全球,向其他国家承诺在短期内以“低成本”帮助其踏入日益开放的民用核能领域。
经济学家恩里克·施奈德总结道:“中国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日益增强的存在,清晰展现了其核能雄心。北京提供一揽子全周期方案,包括技术、基础设施开发、电站维护和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