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揭示:速溶咖啡或使老年失明风险提高7倍
据德国《法兰克福评论报》网站10月21日报道,它方便快捷、价格实惠而且广受欢迎,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体中。然而,经常饮用速溶咖啡的人可能会损害自己的视力。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速溶咖啡与现煮咖啡之间的显著差异。尽管许多研究表明传统咖啡对眼睛无害甚至略有保护作用,但研究人员现在发现速溶咖啡与干性黄斑变性风险显著提高之间存在明确关联,而后者是老年人视力丧失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这一结果来源于湖北医药学院科研人员进行的一项大规模分析。决定性因素似乎并非咖啡因,而是加工方式:速溶咖啡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可能引发视网膜炎症的化学残留物。
全球约有2亿人患有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这种疾病影响黄斑——即我们用来清晰视物的视网膜中心区域。患者识别面部的能力会变差,出现阅读困难,并逐渐丧失中心视力。
研究人员利用英国生物样本库和芬兰基因组学研究项目的数据,分析了超过50万人的遗传信息。其目的在于探究与消费不同种类咖啡相关的特定遗传倾向,是否会增加罹患AMD的风险。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遗传因素会影响饮食偏好。
结果非常明确:与其他人相比,那些基因显示有消费速溶咖啡倾向的人,患干性黄斑变性的风险高出约7倍。对于现煮咖啡或无咖啡因咖啡,则未发现这种效应。
据英国“今日医学新闻”网站的报道,研究负责人刘思维(音)解释说:“速溶咖啡可能会显著增加患AMD的风险,尤其是在有遗传倾向的人群中。”她表示,早期的研究常将咖啡归类为具有保护作用的饮品,但这项分析明确区分了不同类型的咖啡。
研究人员提出,工业加工过程可能是原因所在。在生产过程中,咖啡提取物需在高压和高温下进行干燥。这会产生丙烯酰胺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这些化合物可能损害细胞并引发炎症。
这些物质在眼中可能引起氧化应激并激活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信号通路。该通路是导致视网膜细胞损伤的因素之一。而在现煮咖啡中,这些化合物的含量明显低得多。(编译/焦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