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笔记

二级分类:

一颗流浪行星以创纪录速度膨胀


 据英国《泰晤士报》网站10月2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巨大的“流浪行星”,其质量正以每秒60亿吨的速度增长——这是迄今为止人类观测到的质量增长最快的遥远行星。

这颗名为Cha 1107-7626的行星距离地球约620光年,位于蝘蜓座。它不受缚于任何恒星,在宇宙中循着自己的轨迹运行,其质量是太阳系最大行星木星的五至十倍。

一项基于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观测结果的研究表明,这颗行星仍在变大,以每秒60亿吨的速度从环绕它的巨大气体和尘埃盘中吸纳物质。

在吸入物质时,行星表面会形成一个热点,利用甚大望远镜能够观测到。

观测数据显示,这颗行星目前吸积物质的速度是几个月前观测速度的八倍左右。天文学家通过比较该天体在此次爆发前和爆发期间发出的光,收集到了关于这一吸积过程本质的线索。

吸积是指物质在引力作用下不断聚集,形成越来越大的天体(如恒星和行星)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在物质被急剧吸入Cha 1107-7626的过程中,磁场活动似乎发挥了作用,这种现象过去仅在恒星中被观测到。

流浪行星是罕见而神秘的。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的天文学家、研究报告合著者亚历克斯·肖尔茨说:“流浪行星形成的原因尚无定论:它们是一种形成过程类似恒星的极低质量天体,还是被从其诞生系统中抛射出来的巨行星?”

这些发现表明,至少有一部分流浪行星的形成过程类似恒星,因为科研人员曾在年轻恒星中观测到类似的吸积爆发现象。

圣安德鲁斯大学的天文学家贝琳达·达米安说:“这一发现模糊了恒星与行星的界限,让我们得以一窥流浪行星的最初形成阶段。”

研究人员还揭示了“喂养”该行星的尘埃和气体盘的化学成分变化,包括出现了水蒸气。

这一发现发表在美国《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上,使用的是位于智利阿塔卡马沙漠的甚大望远镜的观测数据。研究小组还使用了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的数据。

流浪行星自由游荡,踪迹难以探测,但欧洲南方天文台正在智利建设极大望远镜,预计将于2028年开始观测天空,届时有望发现更多流浪行星。该天文台的阿梅莉亚·巴约表示:“一个天体竟然能发生类似恒星的活动,这一事实令人惊叹。”

她说:“这提醒我们,即便是极为熟悉的宇宙分类,也能给人带来意外。”(编译/胡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