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全球多地未来将遭遇“零日干旱”
据德国《焦点》周刊网站9月23日报道,今后15年,气候变化可能导致世界某些地区极端缺水,包括地中海地区、非洲南部和北美洲部分地区。
到2100年,7.5亿人可能受到极端缺水的影响,其中4.7亿人为城市居民。韩国釜山大学的韦基亚·拉维南德拉萨娜和克里斯蒂安·弗兰兹克在专业期刊上作出了这一预测。
这项研究基于使用当前气候模型开展的100次模拟。研究者的目标是计算出某地何时有超过99%的概率首次发生“零日干旱”。
“零日干旱”这个概念源于2018年,指某地发生极端缺水事件。当年1月22日,南非开普敦市政府以持续干旱导致水库蓄水量严重下降为由,宣布4月12日为自来水供应的“零日”。虽然后来降雨量增加,开普敦市政府并未落实这一计划,但研究者估计,导致市政供水中断的“零日干旱”迟早会在易发干旱的地区出现。
根据模拟结果,若温室气体排放量仍保持较高水平,全球所有易发干旱的地区有35%将在今后15年内遭遇“零日干旱”。这涉及非洲南部地区、包括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得克萨斯州在内的北美洲部分地区,以及整个地中海地区,而且北非远离地中海海岸的地区也将受到影响。
即便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降低,研究人员也无法解除警报。拉维南德拉萨娜说:“即使我们实现了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的目标,数亿人还是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在科学家看来,一个特别严重的问题是,地中海周边国家现有的水库很快就不够用了。弗兰兹克说:“根据我们的计算,由于供水压力越来越大,14%的大型水库会在首次遭遇‘零日干旱’期间干涸。”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赖克·贝克尔说:“这项研究的一个重要发现是,在易发严重干旱的热点地区,例如地中海地区或非洲南部,两场干旱之间的恢复期比干旱期要短。”(编译/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