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些植物不在春天开花?
据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9月19日报道,生物过程和环境因素决定了花朵能否在一年中最绚丽的季节成功开放。
春季的到来意味着花园与大自然将迎来鲜花盛放,这一现象是环境、生物及人为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备受专家与植物爱好者关注的视觉盛宴,背后其实涉及一系列精密过程:光照、温度、植物基因及养护管理均会影响郁金香、水仙花、绣球花等品种的繁殖成功率。
万物之所以会在春季重焕色彩,是因为植物在经历冬季休眠后重新进入生长与开花阶段,有许多植物会迅速绽放花朵。
开花过程符合经进化形成的精密生物机制。植物体内含有一种名为“光敏色素”的物质,能以极高精度感知昼夜时长,进而在环境适宜时启动繁殖过程。
除光照外,其他化合物也发挥着作用,例如脱落酸,它能维持许多植物种类的冬季休眠状态。
据美国普渡大学专家介绍,观赏类植物不开花的“困扰”是环境因素与养护方式共同导致的结果。专家表明,植物不开花的原因和可供人们选择的植物种类一样丰富多样,最常见的影响因素包括光照、植株年龄、养分、极端温度及修剪不当等。
修剪时间对灌木与藤本植物的生命周期有直接影响。明尼苏达大学专家表示:“早春开花的灌木会在秋季利用前一年生长的枝条发育出花芽,若在冬季修剪,许多甚至全部的花芽就会被移除。”专家强调,实用原则是待早春开花灌木的花期结束后,再对其进行修剪。
针对春季开花的球根植物,专家建议对植株剩余部分进行特殊管理。专家解释,最佳做法是让叶片及其他绿色部分保持生长状态至仲夏,直至其自行变黄枯萎。在此阶段,光合作用过程会为球根储存养分,以保障次年花朵如期绽放。
密歇根州立大学专家进一步补充说:“影响球根碳水化合物储备的另一变量是叶片保留的时长。”此外,专家还指出,浇水与覆盖护根物需适量,过多可能影响球根生长,过少则使植物易受极端温度和病虫害侵袭。
植物在春季集中开花并非偶然,这一时期恰逢昆虫、鸟类等主要传粉者恢复活跃的状态,从而为植物提高繁殖成功率提供了保障。
而“例外情况”则凸显了植物进化策略的多样性。不是所有开花植物都将生长周期调整至春季开花。部分植物会在秋季甚至冬季开花,这是它们为避开与其他植物的竞争,或适应其他季节传粉者而形成的生存策略。
开花周期面临种种挑战与要求,它体现了植物对当地气候与生态环境中“机遇窗口”的把握能力。(编译/张微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