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媒体:20年后再访,我看到大不相同的中国
西班牙《巴斯克论坛报》9月1日文章,原题:为什么中国是一个和平的国家? 北京似乎已向世界证明了它的成功,无论在中国的城市还是农村,居民生活水平都显著提高,惠及全民的福利保障满足了社会各项需求。
厦门的晴朗夜晚,鼓浪屿这座小岛宛如满是商店、优雅餐厅和欧式风格别墅的卡普里岛(意大利岛屿——编者注),这里曾经居住过许多西方名人。站在岛上酒店的露台上,我欣赏着厦门灯光闪烁的天际线和摩天大楼,这座城市甚至比迪拜更令人惊叹。
尽管有港口,但与上海、香港、澳门和广州等中国城市相比,厦门还是座小城。直到几年前,通过壮观的城市天际线吸引游客的地方通常包括纽约或悉尼等,如今则轮到上海和香港等中国城市,这很能说明问题。
我之前时间较长的中国之旅发生在大约20年前,当时作为研究东西方中世纪重要路线的学者,我访问了喀什、西安和北京,体会到一种矛盾印象:一方面是这个国家朝气蓬勃的活力和迷人美丽的风景,另一方面是一些工业外围地区和郊区显得有些凌乱,还有穿着不佳的骑车人群,不太卫生的餐饮服务。我参观的一些寺庙和宝塔很美,却似乎被一堵无形的冷漠之墙包围着。
最近的中国之行是在今年夏天。这一次,我发现了一个与近20年前大不相同的国家:有序、清洁、安全、宁静,对游客开放且持续改善。古老的寺庙修葺一新,闪耀着金光和其他各种色彩……
今天中国的生活水平,即使是农村地区也显著提高,特别是在医疗、教育和交通等方面。面向外国人的签证政策也已进行调整。在多次赴华旅行后,我可以证明中国机场的安全检查要比美国的更快速、更高效。我访问了中国的许多大学,目睹了学生们的言论自由;我还去了教堂、清真寺和宗教寺庙,没有观察到任何被迫害、受限制或被控制的画面。
我阅读了有关资料,咨询了专家,与外交官和技术专家交谈,甚至记住了一些汉字。我认为转折点是在2013年,中国领导人提出强大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这是将全球多地互联互通的“一带一路”。
挑战依然存在。但这是基于中国社会成就和(进一步提升)GDP的挑战,而不是(一些西方国家的)金融诡计,更不是(美国的)炸弹和导弹。(作者弗兰科·卡尔迪尼,李迅典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