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笔记

二级分类:

沿海居民为何更长寿?


 据美国《科学日报》网站8月25日报道,最近一项研究显示,生活在海风吹拂的若干英里范围内或许与寿命更长有关。但如果你生活在河畔城市,那就不该指望得到同样的好处。

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分析了美国各地超过6.6万个人口普查区的人口数据,并根据与水体的邻近程度进行了比较。他们的研究报告发表在《环境研究》季刊网站上。

对那些居住地距离海洋或海湾不到30英里(约合48公里)的人来说,预期寿命更长与水之间的关联性很明确。但对那些生活在城市并且靠近内陆水体(大于4平方英里)的人来说,情况正好相反。该研究显示,居住地靠近水边的农村居民在寿命方面或许也可以得到一些好处。

首席研究员吴建勇(音)说:“总体而言,沿海居民的寿命预计比79岁的所有地区平均值多一年或以上,而那些生活在靠近内陆河流和湖泊的城市的人可能在78岁左右去世。沿海居民活得更长可能是因为一系列互相交织的因素。”

分析显示,与生活在内陆的人相比,更温和的气温、更好的空气质量、更多的娱乐机会、更好的交通、受干旱影响较少和收入更高,都可能使沿海居民的寿命前景更佳。

参与此项研究的博士后研究员曹艳妮(音)说:“另一方面,污染、贫穷、缺少安全的体育活动机会和洪灾风险增加很可能是这些差异背后的驱动因素。”

研究人员发现,最关键的区别是:与内陆滨水地区相比,沿海地区的炎热天数更少,且最高气温更低。

以前的研究已经发现,在水边生活与健康指标更好(包括更高的体育活动水平、更低的肥胖率和更好的心脏健康状况)有关。吴说,这让他想知道在“蓝色空间”生活与寿命增加之间是否存在关联,以及这种关联可能因人们生活的社区类型不同存在何种差异。

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担任环境卫生科学助理教授的吴说:“我们过去认为,可能任何类型的‘蓝色空间’都会产生一些有益影响。但我们吃惊地发现,生活在沿海地区和生活在内陆水体附近的人之间存在如此显著和明确的差异。”

吴说:“我们发现了明显的差异:在沿海地区,人们活得更长。”他还说,该研究首次全面、系统地审视了美国各种不同类型的“蓝色空间”与长寿之间的关系。

曹说,她对这一数据如何为人们了解美国人的预期寿命趋势(与其他富裕国家相比)提供启示感到特别好奇。过去几年,美国人的预期寿命下降幅度比其他发达国家更大,反弹速度也更慢。

她说:“各种决定健康状况的社会因素(包括复杂的环境因素)很可能在我们看到的差异中起了关键作用。”(编译/杨新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