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外交关系缓和,英国在华企业获益
英国《金融时报》8月13日文章,原题:英国企业在中国的业务因两国外交关系缓和而受益 尽管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给许多在华外资企业心中蒙上了一层阴影,但英国葡萄酒俱乐部运营商67 Pall Mall却毫不畏惧。该公司正准备在上海一座有百年历史的宅邸内开设其在中国大陆的第一家俱乐部,目标是吸引最多1500名会员,会员年费为5万元人民币。公司创始人格兰特·阿什顿说:“我已经考察过这座城市周边的20个其他地点。我真心相信中国对商业持开放态度。”
阿什顿并非唯一持有这种乐观态度的人。中英外交关系的显著缓和,正提振着英国企业的信心。从折叠自行车企业Brompton到消费品企业集团利洁时(Reckitt),英国企业一直在不断宣布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行投资。苏格兰羊绒服装制造商Kiltane的创始人马克·基恩表示:“随着今年1月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的访华,以及两国围绕合作与协作的讨论增多,从商业角度来看,这让我们更有信心。”该公司正考虑在中国开设第一家实体店。
英中外交关系升温仍处于初期阶段,且这只是中国快速演变的商业环境中的一个因素,而这一因素对英国企业影响重大。
英国一些大型金融服务机构以及其他主要企业,如在伦敦上市的航空发动机企业罗尔斯-罗伊斯,长期以来一直在中国市场占有重要份额。“中国是我们目前最大的市场。”Brompton公司首席商务官克里斯托弗·塞林表示,该公司已在北京和上海开设门店,并计划明年在深圳再开设一家。
其他英国企业,其中许多与传统或经典产品相关,且在英国深受中国游客喜爱,它们正在开拓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中国目前拥有全球最大的电商市场。英国老牌百货公司福南梅森(Fortnum & Mason)今年早些时候在中国社交媒体应用小红书上开设了一家新店。与福南梅森在中国合作的电商与营销公司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她已经收到了10家英国企业的咨询,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多。
一些英国公司正在寻求与中国这个全球主要制造业中心更紧密地融合。例如,利洁时正在上海建设一个研发中心,该中心计划明年开业,这与外国公司更广泛的“立足中国、服务中国”战略一致。(作者汤姆斯·海勒,王从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