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笔记

二级分类:

美媒:民营空间站竞相抢客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6月17日报道,私营空间站是一种为近地轨道设计的房地产项目:未来,人们将通过它们看到太阳系中一些最美的风景。

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推动下,几家美国公司打算建造取代国际空间站的私营站点,吸引新的租用者和旅行者。

这些公司的高管们认为,未来私营空间站吸引的访客可以是形形色色的,既包括国家资助的宇航员和科学家,也包括想在近地轨道寻求独特体验的游客。

从已经运行了20多年的国际空间站转移到一个或多个商业空间站并不容易,也不便宜。打造商业空间站的公司有许多技术和建造困难需要克服,而且必须证明它们的设施可以安全运行。

NASA正面临预算削减问题,这将削弱它对现有空间站的支持,而且未来的载人运输手段也存在棘手问题。于是,对私营空间设施的需求开始显现。

空间站开发商们正在密切关注NASA努力的结果,目前美国政府还没有为一个或多个私营空间站提供建造资金的计划。如果NASA和国会议员们能说服政府,那么,私营空间站将在国际空间站于2030年左右退役之前进入轨道。

以下是空间站商业化的一些理念和努力:

1.模块化可定制

公理航天公司的空间站未来可有5个模块在地球上空绕轨道运行,可接纳最多8人。

这家总部位于休斯敦的公司将利用它在2020年与NASA达成的一项协议,先将一个能源模块与国际空间站对接。随后,再将这个模块分离出来,并将其连接到公理航天公司自己建造并发射升空的另一个模块上。这两部分将组成公理航天公司自己的一个迷你空间站。该公司希望能在2028年实现这个计划。

该公司首席执行官泰杰保罗·巴蒂亚表示,公司预计政府客户会推动对私营空间站的需求。

他说:“客户主要来自政府部门,他们去私营空间站做的事可以是科学研究和探索试验等。但我们也了解到,他们的行动将带动很多行业进行太空探索。”

该公司一直在为它的空间站设计更现代的内部结构,目的是让它比国际空间站更舒适。它将有一个八角形的走廊,并用面板覆盖所有电缆,目的是看起来比国际空间站的内部更整洁。而且,每张床附近都将有一扇窗户。

根据公理空间站的最终尺寸和其他因素,该空间站的开发成本可能在30亿美元左右。

2.一次性送太空

旅行者技术公司支持的星辰实验室希望简化空间站的建造过程。

该公司试图通过所谓的实用设计技术实现空间站的建造,也就是先打造好一个经过验证可以适应太空环境的金属结构,然后将其送入太空。该公司希望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仍在研发的大型运载火箭“星舰”可以一次性将这个实验室送入太空,从而省略在太空中的组装过程。

根据该公司去年发布的动画,星辰实验室内部有一些实用性的设计。其亮点包括一个靠窗的休息角落、能显示宇航员每日日程的平板电脑,以及宇航员的私人区域。

旅行者技术公司说,空间站可能会随着需求的增长而扩大,并可能有专门用于药物开发或半导体制造的模块。

该公司首席执行官迪伦·泰勒说,他相信包括空客公司技术人员在内的该公司研发团队能吸引包括欧洲国家在内的各国政府部门的兴趣。

星辰实验室的开发和发射升空将耗资28亿至33亿美元。

3.低成本重实用

总部位于加州的瓦斯特航天公司目前正努力降低成本,争取最早在明年建成一个可容纳最多四人的圆柱形空间站。

瓦斯特航天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克斯·豪特说,这个名为“黑文-1”的空间站计划于2026年5月由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发射。

该设施的直径将超过14英尺(约合4.27米),配备储物柜、弹出式桌子和机组人员宿舍。该公司的目标是开发更大的“黑文-2”空间站,从而全面取代现在的国际空间站。

豪特表示不会在太空中建造供人们游览的五星级酒店,考虑到访问空间站所耗费的资源,“我们认为,无论是私人还是政府,去那里的人都应该做一些重要的事”。

“黑文-1”计划在轨运行三年,为客户提供每期两周的服务。这将是一款“最小的可行产品”。豪特说:“‘黑文-1’不仅是公司初期的收入来源,也是我们的研发基础,是向NASA证明自己的一种方式。”

4.可膨胀大空间

山脉航天公司正在设计一种新颖的空间站形式:即在空间站入轨后可以逐渐膨胀。

该公司研制的空间站可以在发射后扩展到约20英尺长,以满足宇航员、科学工作和其他研究项目的需求。该公司说,增加的空间可以为内部设计和空间优化提供空间。

前NASA宇航员、该公司人类工程副总裁汤姆·马什本说:“我们自己很相信这项技术,而且越测试越令人信服,即使它不能比金属结构更好,也能和它一样好。”

山脉航天公司将其空间站称为大型集成灵活环境。它的外部将由一种由化学材料编织的玻璃纤维构成。今年4月,该公司和NASA用气枪模拟了微型流星体和轨道碎片对空间站外部结构的撞击。马什本表示,这些测试验证了该公司设计的耐撞击性。

首个大型集成灵活环境将能扩展成一个直径27英尺的三层结构,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轻松容纳四名宇航员,并包含实验用、锻炼用空间以及其他基础设施。

5.多功能商业园

杰夫·贝索斯的蓝色起源公司将其要建立的空间站命名为“轨道礁”。

该空间站被描述为一个多功能商业园区,既能接待研究人员,也能满足游客需求。该空间站的效果图显示,它是一个带有多个独立模块的圆柱体。

该公司发言人说,蓝色起源公司已经建造了空间站的模型,并于去年12月进行了测试。测试包括:模拟多达10人同时居住在“轨道礁”里,并在其中进行日常生活,比如进行实验、管理空间站储备和垃圾等。

蓝色起源公司的另一个重要研发是“新格伦”火箭。该公司的一位女发言人说,该火箭的设计目的是加大每次近地轨道发射的有效载荷,包括运送空间站本身,与国际空间站相比,“轨道礁”提供了更多空间。

她说,这有利于降低空间站的建造成本和组装的复杂性。该公司在空间站项目上有几个合作伙伴,包括山脉航天公司和红线航天公司,并为其提供太空技术和装备。

6.SpaceX星舰

据NASA说,SpaceX正在研究将其星舰飞船作为近地轨道空间站的可能性。

SpaceX曾表示,星舰飞船一次能够搭载多达100人进入近地轨道,它将成为该公司的深空运输系统。

该公司自2023年以来一直在不断改进其火箭推进器和飞船,但要使星舰飞船成熟起来,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NASA几年前曾表示,它正在与该公司合作,利用星舰飞船作为空间站,由星链通信网络和“龙”飞船为其提供支持。

SpaceX的“龙”飞船目前用于向国际空间站运送美国宇航员和货物。马斯克曾威胁特朗普说要让“龙”飞船退役,但后来改变了主意。 (编译/潘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