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笔记

二级分类:

“无人机革命”终结机械化战争理念


《俄罗斯报》网站7月9日发表题为《特别军事行动为机械化战争理念的统治画上句号——战场成为无人机消灭一切的“杀戮地带”》的文章,作者是俄罗斯战略和技术分析中心主任、国防部社会委员会成员鲁斯兰·普霍夫,编译如下: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早晚都会结束。我们的任务是从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以全新方式进行的作战行动中汲取经验,并根据这些经验(包括错误和失算)对军队进行重组。

在我看来,最突出的问题是“无人机革命”,这个问题目前还远未解决,发展“无人机战争”的机会显然大于克服它的机会和前景。

显然,随着元器件的微型化和廉价化,作战行动将日益呈现出这样的面貌:规模大到难以置信的无人机成群出动,它们的种类、形态、大小、用途各异(但主要趋势是越来越微型和廉价)。

同时,无人机的航程和自主性将越来越强,察打能力结合将使它们成为战争的主要工具。

战场和后方数十公里内将成为全面的“杀戮地带”,无人机将摧毁那里的一切。而另一种关键的作战形式是反无人机作战和空域清洗。

这样一来,武装斗争将以争夺“无人机火力优势”的形式展开,只有占据这一优势,一方才能推进领地。

相应地,军队组织必须服从于对“无人机火力优势”的争夺,以及在这种斗争条件下的行动。

“无人机革命”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前所未有的战场透明度,实际上,“战争迷雾”已经彻底消散。而且,这种透明度将随着无人机、航天(卫星本质上也是无人机的一种)和网络信息解决方案的发展而迅速提高。观察工具、传感器、计算能力、信息网络、数据传输处理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最终将形成一个统一的全球地面—天空—太空信息域(或称为“信息作战空间”),提供并不断提升全面的战术、战役和战略透明度。此外,从长远来看,战术—战役—战略的三级战斗划分体系也可能过时,因为侦察和作战,包括使用杀伤性武器,将可以在任何距离进行。

战场全面“透明化”带来的决定性后果是在俄乌战争中展现出的战争新面貌,其核心特征是部队及其战斗队形的高度分散和极低密度。侦察和高精度打击能力的根本性增强,使得战场上的部队集群和单一战斗装备变得十分脆弱。结果是,瞒天过海式的兵力武器调动和集中变得不再可能,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军队应用的哲学和基础。在过去几个世纪里,它一直基于集中力量在必要或有利位置占据优势。

军事领域正在延续的信息革命带来的主要冲击在特别军事行动中得以体现,即基于“星链”系统的全球公共互联网得到引入和广泛应用。“星链”历史上首次提供了公共、快速且足够安全的信息网络,使所有“单元”实现了全球联通,无论距离远近都能确保通信和控制。这一技术突破对无人机的控制产生了革命性影响,首次实现了在理论上无限的距离内大规模运用中小型无人机。

我斗胆预测:信息革命的下一个突破将在这个赛道出现,即卫星与移动网络工具的融合,通过普通手机和相关超小型设备实现全球卫星信息交换。这将进一步推动军队信息互联的爆炸式增长,包括战场上每个军人的直接信息接入,对超小型系统(包括无人机和高精度武器)的无限距离控制,远距离作战能力的大幅提升。

信息革命正在彻底改变作战行动和军队的面貌。在直视范围内开火的必要性消失了,几个世纪以来,这种开火方式一直是在作战行动中取得胜利的基础。迄今为止,战术的核心仍然围绕着确保这种开火的有效性而构建。现在,无需直接看到敌人或目标,因为可以从任何距离探测到目标,并用高精度武器(首先是无人机)在非直视距离发动攻击。同时,远程武器及其发射部队的生存能力远高于任何在直视范围内使用的武器。这导致了整个军队火力杀伤体系的根本性变革。

正是这一情况,而非对无人机的防护不足,成为坦克危机的主要原因。作为主要直视火力杀伤工具,坦克本质上是有防护的开火平台。如今,坦克反而成为易被发现和击中的机器,其在直视范围内使用的武器系统也效果不佳。因此,它失去了作为军队主要突破和机动手段的意义。

可以说,火炮也面临这样的危机。尽管俄乌战争似乎让使用非制导弹药的火炮重新登上“战争之神”的宝座,但问题依然存在。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使用昂贵的大口径火炮和大量消耗昂贵的传统炮弹来完成原本可由无人机和高精度武器完成的任务,其合理性值得商榷。

总而言之,“无人机革命”对战场行动产生了革命性影响。因为,如前所述,一方面,它彻底改变了军事行动中的关键因素——集中兵力武器;另一方面,它使这些兵力武器的战术机动变得不再必要。显然,这一切将不仅改变作战形式,还将改变军队的面貌和结构。

特别军事行动给工业社会特有的机械化战争理念近一个世纪的统治画上了句号。它是21世纪第一场全面武装冲突,标志着军事革命的完成,其表现是后工业社会向数字化和无人机战争的转变。可以预见,这一趋势将在未来十年中加速发展,并彻底改变军事行动的面貌。(编译/贺颖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