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笔记

二级分类:

菲律宾媒体:我们需要子弹头列车,而非子弹


菲律宾《马尼拉时报》7月20日文章,原题:子弹头列车,不是子弹;繁荣,不是当傀儡   联合国发言人斯特凡纳·迪雅里克2016年表示,联合国对菲律宾所声称的南海仲裁胜利的“法律和程序上的合理性”不持立场。美国情报机构的2025年年度威胁评估报告未使用“西菲律宾海”这一表述,仅将该水域称为“有争议的南海”。鉴于菲律宾日益加剧的饥饿、失业和贫困问题,笔者认为应将国家资源重新导向促进发展和经济增长。

这可以通过与邻近的大国建立持续的“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及互利合作来实现,而非充当西方新殖民主义军事冒险行动的傀儡,沦为战场并针对所谓的“外国入侵威胁”开始军备竞赛。(菲律宾)与其建造弹药工厂,为何不采购(中国的)高速列车以确保可靠的公共交通?得益于中国贷款,印度尼西亚已成为东南亚首个运营高速列车的国家。

与此同时,菲律宾棉兰老岛铁路和比科尔快车前途未卜。因为这些项目的中国贷款被拒绝,马科斯政府尚未找到替代资金来源,从而剥夺了菲律宾民众享有现代公共交通的权利。美国没有高速铁路系统,而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最快的高铁网络,高铁列车时速可达350公里。

菲前政府与中国的合作曾结出了丰硕成果,比如投资增加、新冠疫苗、2017年马拉维市冲突期间的关键援助、数百万游客、农业出口增长(香蕉、榴梿、椰子、杂交水稻技术培训),以及城乡关键基础设施发展。

相比之下,如今,马尼拉方面正在寻求从华盛顿获得长期贷款,以购买20架新的F-16战机和其他国防设备。然而,军事基地、子弹和导弹发射系统能够填饱(菲律宾民众的)肚子或解渴吗?

美国继续推行“转向亚洲”外交政策,试图将很大一部分海军力量转移至亚太地区,以军事和经济手段遏制中国崛起并进行对华封锁。因此,中方绝不会放弃其核威慑力量。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稀土矿藏,这对美国的绿色能源转型至关重要。

历史上,中国从未采取扩张主义政策,从未像欧洲列强那样展开长达数世纪的殖民扩张。政治学家泰勒·弗拉维尔说,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中国已解决23起领土争端中的17起,这表明中国更倾向于通过外交而非军事手段解决争端,达成和解。这说明(某些国家)对所谓“中国入侵”的恐惧是错误的。

“南海仲裁”束缚了菲律宾领导人,妨碍了东盟通过外交和对话解决争端的共识。我们不应让此类争端左右菲律宾与中国的双边关系,尤其是如果它阻碍了改善我们生活水平的道路。中国依然是东南亚及世界其他地方发展的引擎。而且,中国没有“门罗主义”。

马科斯总统的投资与经济事务特别助理弗雷德里克·戈近日宣称,华盛顿已经向他保证,连接苏比克湾、克拉克、马尼拉和八打雁的吕宋经济走廊并未被放弃。然而,我们至今尚未看到任何实质性的项目动工。

华盛顿对马尼拉承诺的军事和经济支持,延续了自菲美两国建交以来一长串没有兑现承诺的清单。如今,菲律宾还有什么理由(继续)指望他们?(作者丹尼尔·朗曾是菲律宾参议员伊梅·马科斯的演讲撰稿人,乔恒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