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笔记

二级分类:

日报报道:日本年内将运行顶级量子计算机

 据《日本经济新闻》3月1日报道,全球顶级量子计算机将于年内在日本运行。

日本分子科学研究所与日立制作所等机构将在2025年内运行新型量子计算机。这将是日本首个采用原子方式的量子计算机,届时将达到世界顶尖性能水平。美国科技公司在量子计算机实体机研发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日本公司正在迎头赶上。

使用中性原子方式的新型量子计算机将设置于爱知县冈崎市的日本分子科学研究所。

此次研发活动还将获得从事量子计算机控制设备研发的QuEL公司和大阪大学的协助,未来还将考虑向签订了联合研究协议的公司和研究机构开放。

量子计算机利用微小粒子世界中发生的物理现象进行计算。它将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传统计算机无法完成的大规模复杂计算。

利用可以将海量模式信息汇总计算的特点,量子计算机有望用于研制可达成脱碳目标的电池材料和划时代的新药,还可能广泛应用于金融、机械、汽车等行业。

目前,人们正在考虑研制量子计算机的多种方法,具体取决于充当计算元件的“量子比特”的制作方式。利用超导技术,谷歌公司在一些特定计算中获得了超越超级计算机的性能。

目前还没有任何方法能够在现实计算中获得超越现有计算机的性能,开发这种方法的竞赛仍在继续。

中性原子方式使用单个原子作为量子比特进行计算。日本分子科学研究所的新型量子计算机将在初期使用50个量子比特。它的投入使用将是朝着商用化迈出的一大步。之后研究人员计划将规模扩大至500个量子比特。

日本分子科学研究所的大森贤治教授表示:“我们的目标是最迟在2030年实现1万量子比特的规模,制造出能用于解决社会问题的实用型量子计算机。”富士通、NEC等14家企业和机构将参与该项目,并将通过产学合作,在2025年3月底前成立新公司。

在研发层面先走一步的超导方式量子计算机的性能也在不断提高。富士通将于3月份开始运行一台拥有256个量子比特的实体机,达到目前水平的四倍。该公司的目标是在2026年运行一台拥有超过1000个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

美国在包括量子计算机在内的量子计算研究方面一直领先世界,但日本企业也表现不俗。根据荷兰学术信息公司爱思唯尔的数据库对该领域受关注的论文进行统计,在2019年至2023年的数据中,日本排名世界第六。

关于量子计算机的未来前景,波士顿咨询集团预测,到2040年量子计算机将在全球范围内创造高达8500亿美元的经济价值。在研究方法上多管齐下将成为日本的一大优势,并将成为日本在这场不被看好的研发竞赛中实现逆袭的驱动力。(编译/马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