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笔记

二级分类:

美媒:中国高科技战略的四个支柱

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8月2日文章,原题:中国如何借助高科技推动经济发展迈向高峰7月,中国召开了一次关键的经济战略会议,将科技作为战略和发展计划的核心,进一步加大对技术的投入。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形成的一个关键结论是,中国的经济战略应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也是促进创新的委婉说法。

在过去的5-7年里,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发生了变化。随着美中关系恶化,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发生变化,华盛顿越来越多地使用出口管制和监管工具,不仅是为了限制美国技术流向中国,也是为了说服有时甚至胁迫盟友和伙伴也这样做。这是中国政府如此强调技术的部分原因,以更好地保护国家免受美国战略压力的影响。

几十年来,美国的政策制定者、企业和投资基金将共同创新和技术转让视为一种商业利益,且是进入中国这一巨大而前景广阔的市场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但现在情况已不再如此。如今,技术已被“泛安全化”,华盛顿的政策制定者和监管机构对中国技术开发持怀疑态度,这些技术包括人工智能、量子计算以及新型合成材料,这些技术既具有商业价值,也可广泛应用于军事。

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利用美国在芯片等高端技术方面的主导地位,试图遏制中国在科技前沿行业的发展雄心。由于几乎所有新兴技术都可以军民两用,美国这种“泛安全化”可能会成倍外溢,导致美国公司为了避免触犯华盛顿政治阶层的利益,而预先避免与中国同行建立合作关系。

中国政府正通过大力投资国内科技创新来应对这一情况。未来5年,美中科技关系将不再由过去30年共同开发变革性技术的努力所定义,取而代之的是华盛顿想要主导一切的冲动和中国推动本土自主创新之间的博弈。

但自主创新只是中国发展新兴技术战略的第一支柱。第二和第三支柱可能更为关键,能使中国在对跨国公司和市场参与者最重要的行业中具有竞争力,甚至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支柱,是将技术应用于“旧”行业,使其焕然一“新”,这已经在造船等传统行业中得到体现。人工智能和先进计算能力可以用来设计船舶零件,并模拟船舶在各种紧急情况和不同海况下的反应。借助计算机模型,可以向客户展示船舶的各个方面,并加快船舶设计。同理,中国企业也正在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先进制造业。

第三支柱,是使中国标准成为公认区域标准和全球标准,这取决于中国利用规模优势的能力。华盛顿智库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估计,中国造船厂“现在每年生产的商船总吨位占全球一半以上”。中国拥有14亿多的庞大人口、国内市场力量强大。此外,中国在向中东、非洲、东南亚及其他地区出口技术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两者结合,中国的目标是成为工业和工程领域的标准制定者。

通过整合这三大支柱,“新质生产力”这个看似抽象的短语可以为中国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带来实实在在的新优势。与此同时,中国也没有放弃其技术战略的第四个也是最传统的支柱——依然欢迎外国企业。北京方面明确表示,欢迎外国企业的到来,条件是支持并与中国自身的经济和工业发展需求相连,能帮助中国经济向价值链上游攀升,或是带来新技术、工艺和技能。

对于北京来说,核心目标是减少面对外部压力时的战略脆弱性,提高生产力,通过掌握先进技术实现市场准入,并制定行业标准。综合上述因素,从长期来看,这四大支柱构成了中国协调一致的努力,旨在应对外国竞争者,弥补自身短板,并增强竞争力。(作者埃文·费根鲍姆,王大壮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