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笔记

二级分类:

人上了年纪后,性格会变化吗?

参考消息网7月12日报道 据日本《每日新闻》近日报道,“性格与年龄增长”有着令人意外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性格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但“个人风格”之类的东西是不会有太大变化的。

“最近,性格好像变了……”你是否突然觉得上了年纪的父母或伴侣的行为有些不对劲呢?国内外的研究机构以性格分析中常用的“大五人格理论”为基础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性格与年龄增长”有着令人意外的关系。老年人说起话来为什么没个完?男女在性格变化上有不同吗?记者就此请教了日本爱知学院大学心理学部心理学科副教授谷伊织。

“他原来不是这样的……”

记者:经常听到“上了年纪的父母或伴侣性格发生了变化”这样的话。有人变得沉稳了,但也有不少人“像变了个人一样容易发怒”或“变得闷闷不乐”。人上了年纪后,性格会改变吗?

谷伊织:上了年纪后变得易怒,并不一定是因为性格发生了变化。如果认知能力衰退,就会导致控制情绪的能力下降,进而容易动怒。也有人会因为记忆力减退爽约,被人指出后则会生气。

身体机能的变化也会产生影响。比如,原本开朗外向的人,因为腰痛和膝盖痛就闭门不出,不跟人交流;在罹患癌症等大病的情况下,会失去精神上的从容,容易跟人发生冲突;出现不安和焦虑时,也不能否认其罹患老年性抑郁症的可能性。

记者:感觉对方“有点不对劲”的时候,有可能是因为痴呆症、抑郁症、身体疼痛,或者是患有严重疾病呢。

谷伊织:有时性格本身也会有变化。国内外的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性格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一项对同一人群进行长期跟踪调查的研究,也确认存在这种变化,同时对年轻人群和老年人群进行比较的研究也确认两者存在差异。

而且有意思的是,对欧美和日本等不同国家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后,会发现性格随年龄增长的变化是有共同倾向的。

记者:有什么倾向呢?

谷伊织:有关性格变化的许多研究,都运用了美国心理学家路易斯·戈德伯格发展出的“大五人格理论”。“大五人格理论”将人的性格特质归纳为五个维度,分别是“外倾性”“宜人性”“尽责性”“神经质”“开放性”。

“外倾性”精力充沛,呈现爱好社交的倾向。

“宜人性”共情力强,善于合作,重视与他人的关系。

“尽责性”责任感强,有认真完成被赋予任务和工作的倾向。

“神经质”感受力强,容易有不安、担心、愤怒、抑郁等倾向。

“开放性”探索心和好奇心强,挑战新事物的欲望高。

通过测定上述五个维度的分数,观察各年龄段人群的平均得分,会发现“外倾性”得分最高的是25岁左右的人。之后,“外倾性”得分逐渐下降,到50多岁至70多岁时大幅下降。那正是体力衰退的年纪,活动量难免会减少。

另一方面,从40岁左右开始,“宜人性”得分上升。年轻时锋芒毕露的人,也会配合周围的人变得圆滑,也会变得爱与人说话。

记者:人们常说“老年人说起话来没个完”。

谷伊织:以前被认为沉默寡言的人,上了年纪后会意外地变得喜欢说话。“宜人性”也会升高。“宜人性”得分一下子上升,尤其是在20几岁至30几岁人群中。在学生时代经常逃课的人,进入社会后就像变了个人似的认真起来。在这之后,“宜人性”得分会一点点上升,在70多岁人群中也不会下降。

十几岁人群的“神经质”得分较高,二十几岁人群中这一得分会下降。这是因为人长大后积累了经验,对社会的不安和戒心减小了吧。在老年阶段,“神经质”得分则相当低,可以看出这一人群在心理上很稳定。

但是,“开放性”得分在进入老年后会下降。在20几岁人群中上升之后,“开放性”得分就一直保持不变,但到了60多岁体力衰退后,人就很难挑战新事物了。很多老年人不擅长使用数码产品,随着年龄增长,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用惯了的东西。

心智会随年龄增长而成熟

记者:随着年龄增长,除了“外倾性”和“开放性”以外,在其他方面都有朝好的方向变化的倾向吧。

谷伊织:心理学上有个词叫“成熟原则”。人积累了人生经验后,会以更宽广的视角看待事物,精神上会变得从容,也会体谅周围的人。“外倾性”和“开放性”下降,也可以说是为了适应体力下降的现象。

但是,性别不同,变化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比如“神经质”得分,女性整体上会高于男性。从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的角度看,男性变化不大,而女性会逐渐下降。

记者:据说年轻女性往往有心理失衡的倾向?

谷伊织:人类以外的动物中,处于繁殖期的雌性也容易变得敏感。对于异性和周围的人,年轻女性本能地保持警惕是很自然的。另外,据说荷尔蒙水平也会产生影响。

但是,随着年龄增长,人对周围的反应也会与年轻时不同。经历过养育孩子等各种各样的生活事件后,渐渐习惯了人情世故,对于很多事情可能已经不在意。

另外,“宜人性”和“尽责性”得分在男性和女性中都随着年龄而上升,但都是女性稍高一些。不过,男性的“开放性”得分更高,但年纪大了“开放性”得分则会下降,这时男女之间的差距会缩小。

记者:男性和女性在性格上的差异似乎会随着年龄增长而缩小啊。

“你一点都没变”

记者:听了您的一番介绍,我明白了人是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的。

谷伊织:是啊。追踪各个年龄段人群的得分平均值,确实可以看到变化。但是,美国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随着年龄增长,性格变化并不那么明显。

记者:这是怎么回事呢?

谷伊织:简单地说,就是以下这样的原因。例如,A、B、C三人从学生时代开始就是好朋友。上大学的时候,在B看来A很认真,C有点散漫。10年后,因举行同学会,三人久违地聚在一起。大家都已经工作好几年了,应该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成长为社会人了吧。

记者:根据对各年龄段人群得分平均值的研究,20几岁至30几岁的人群“尽责性”有所提高。

谷伊织:然而,在B看来,A还是那么认真,C还是有点散漫。也就是说,虽然三个人的“尽责性”都有所提高,但排名第一的依然是A,最后一名还是C。

虽然每个人都在变化,但相对来说三个人的排名没有变。所以,“A仍有A的风格,C还是C”。

记者:原来如此。这是同学聚会上常有的情景。

多想想原来的优点

记者:如果是这样的话,是不是应该认为上了年纪的父母或伴侣在根本上也没有那么大的改变呢?

谷伊织:虽然随着年龄增长和身心状态变化,人会有所改变,但“个人风格”之类的东西是不会有太大变化的。不经意间,还是会觉得“行为模式和珍视的价值观,果然是不会动摇的”。

记者:吵架的时候,经常会感到失望,觉得“你以前不是这样的”……

谷伊织:越是年轻时就熟识的人,越会感觉到此人和以前的差距。特别是患上痴呆症后,人的“宜人性”会下降,所以更是如此。

但是,年龄增长和疾病是谁都无法避免的,所以希望大家理解并接受“变化是理所当然的”。在此基础上,如果能看到对方原本就具备的优点,以及经过岁月洗礼的成熟一面,彼此就能建立起更加幸福的关系。 (编译/刘洁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