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

二级分类:

全球野生虎数量猛增七成


 据埃菲社7月29日报道,目前,全球野生虎数量达5574只,近年来数量增加74%。其中,不丹、中国、印度、尼泊尔、泰国、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的增幅尤为明显。不过,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今年的“国际老虎日”(7月29日)仍发出警告:尽管数量增加,老虎仍处于濒危状态。

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声明中指出,老虎正面临栖息地丧失、非法野生动物贸易和盗猎活动等多重威胁。

世界自然基金会称,在过去一个世纪里,野生虎数量减少97%。人类活动导致巴厘虎、爪哇虎和里海虎三个亚种灭绝。此外,每年至少有约100只老虎死于盗猎。

目前,全球圈养虎数量多于野生虎。全球大约有1.4万只老虎被关在动物园或饲养场中,饲养场中老虎的骨头和皮毛常被非法交易。其中,美国圈养了超过5000只老虎,亚洲约有8000只,欧洲有900余只。

尽管形势严峻,但国际保护行动正逐步显现效果。世界自然基金会表示,2010年全球仅有3200只野生虎,但如今这一数字已增至5574只,增幅达74%。

尼泊尔已实现老虎数量翻倍,中国、印度、哈萨克斯坦、泰国、俄罗斯和不丹也出现了恢复迹象。尤其是不丹,目前拥有131只野生虎,数量较2015年增长27%。

世界自然基金会表示,虽然老虎是受保护动物,但在2000至2018年间仅东南亚就查获超1000只被肢解的老虎。

“盗猎者在保护区布下逾1200万处陷阱。这些陷阱不仅捕捉、残杀老虎,还可能让它们在饿死、渴死或因伤死亡之前痛苦地挣扎数天甚至数周。”世界自然基金会补充道。

除盗猎外,栖息地丧失也是老虎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为此,世界自然基金会在过去60年里持续恢复老虎栖息地。

此外,世界自然基金会还在老虎分布的13个国家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与生态走廊,旨在连通原本隔离的种群,目前已设立超过100个老虎保护区。

为促进人虎共生,世界自然基金会积极推动生态旅游发展、加强与当地社区的对话与合作,并支持野外巡护员打击盗猎行为。

该基金会还协助各国政府加大对野生动物犯罪的打击力度,严格监控非法市场上老虎制品交易行为。(编译/韩超 张微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