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故事

二级分类:

西媒:“一带一路”成推动世界繁荣引擎


 西班牙《起义报》网站8月26日发表题为《繁荣的引擎》的文章,作者为佩德罗·巴拉甘。文章编译如下:

2025年9月至10月将迎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正式提出12周年。这项由中国领导人2013年提出的宏伟倡议,现已演变为覆盖亚洲、欧洲、非洲并延伸至拉丁美洲的实体与数字互联互通网络,成为当代最具广度和活力的国际合作平台之一。

截至目前,中国已经同150多个国家及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理念还被纳入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等重要多边机制的成果文件,其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欧亚大陆,该倡议的影响力尤为明显:铁路、港口、工业园区和物流平台的建设缩短了地理距离,降低了贸易成本,为促进不同地区均衡发展创造了机遇。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在于它不仅将基础设施视为实体投资,更将其看作推动经济与文化一体化的催化剂。例如,连接中国重庆与德国杜伊斯堡以及连接中国义乌与西班牙马德里的新铁路线路,大幅缩减了中欧之间的运输时间。

在中亚地区,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传统上依赖原材料出口的国家,借助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找到了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的路径,逐步向轻工制造、物流及服务业转型。

除经济层面外,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还推动了文化、学术和旅游交流的持续开展。奖学金访学项目、文化中心建设,以及国际友好城市缔结等举措,增进了相互理解、减少了因不信任或缺乏沟通而引发紧张局势的风险。

这一促进互联互通与合作的倡议与美国政府当前的政策取向形成鲜明对比。美国政府正加大力度使用“关税大棒”作为外交和经济政策工具。

数据说明了一切:美国已对众多贸易伙伴的输美商品加征关税。这些措施产生了双重负面影响:一方面,美国消费者面临从电子产品到加工食品等商品价格上涨;另一方面,全球企业面临监管不确定性加剧和国际供应链投资可行性下降的风险。

与美国这种排他性的战略不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追求互利共赢,致力于减少贸易中的实体障碍与技术障碍。各伙伴国家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拓展多元出口市场。

在此背景下,许多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的国家趋向寻求多元化的伙伴与贸易路线,以降低对美国的依赖,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成为理想选择。该倡议为各个参与方提供了新市场、融资及基础设施接入渠道,有效抵消了美国保护主义带来的限制。(编译/张微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