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故事

二级分类:

新加坡媒体:中国借助炎炎夏夜刺激消费


新加坡《海峡时报》8月9日文章,原题:中国借助炎炎夏夜刺激消费  随着重庆市民正在度过一年中最热的几个月,这座城市正在借助当地温度相对较低的夜晚来拉动消费。为鼓励居民和游客放松身心,同时也“放松”他们的钱包,中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正在日落后举办啤酒节、开办更多夜市甚至举办吃西瓜比赛。在中国,西瓜是备受青睐的夏季水果之一,有助于人们在季节性炎热天气中消暑解渴。

在一个工作日的晚上9时,27岁的重庆居民卢美琪(音)在杨家坪步行街购物,她表示,“在家里憋了一整天后,很高兴能出家门逛逛。”这名当天正在调休的商店售货员说,出门享受新的夜间活动确实相当惬意,毕竟白天出门实在太热了。

重庆是中国最著名的“火炉”城市之一,夏季白天的气温经常达到40摄氏度甚至更高。报道显示,当地的最低夏季气温——35摄氏度左右——往往出现在晚上。在卢女士周围,一群老年人正在为跳广场舞热身,或者为唱露天卡拉OK清嗓子,在其他季节,这些活动通常在白天进行。当地的建筑施工时间也被调整到日落后。

中国政府部门鼓励更多像卢女士这样的人走出家门,希望通过他们的消费来缓冲美中持续贸易摩擦等因素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中国各地城市纷纷宣布发展当地“夜间经济”——一个用于描述当日下午6时到次日早上6时之间消费活动的术语。

中国商务部2024年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城市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每天18时至22时的消费额占比超过全天的50%。“夏季提供一个机遇窗口,政府肯定会抓住该机遇以最大程度地提升零售支出。”咨询公司Plenum上海负责人表示,为此,今夏中国各地城市都在努力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

与此同时,中国各地政府都在全力响应中央政府提振内需的号召。其中,许多城市希望推动夜间经济发展。比如,北京大力发展夏日夜间经济,组织博物馆晚间活动和夜间胡同漫步等活动,以方便他们购物并观察当地居民生活。

例如,作为“博物馆之夜”活动的一部分,从今年7月16日到8月15日,国家自然博物馆在每天18时至21时开放夜场参观(周二闭馆日除外),并举办“楼体灯光秀”,以展现地球46亿年的壮阔演化长卷。为吸引游客,该博物馆还开展皮影戏、巨型实景剧本杀和其他夜间活动。

中国其他城市还推出夜游江河活动,例如广州和成都分别推出了珠江夜游和“夜游锦江”项目。中国金融中心上海出台10项举措,进一步支持该市夜间经济人气地标发展,包括拓展优化“外摆位”开放区域和开办更多“夜市”等。上海官员还表示,该市要发展深夜消费的市场,聚焦人气地标,培育营业到零时甚至凌晨两点的业态。

在中国其他一些城市,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夜市已经成为今年的新趋势。游客可以尝试体验把脉问诊、针灸、拔罐、足浴、推拿和耳穴贴压等中医传统疗法。

就发展夜经济而言,中国重庆的表现相当亮眼。该市官员上月表示,重庆连续4年位列中国十大夜经济影响力城市榜首。对于该市火锅店老板杜石(音)来说,考虑到这座城市的炎热程度,在夏夜营业到凌晨4时左右是“在重庆做生意的常态”。“即使在其他季节,我们也会营业到凌晨两三点钟,因为这只是重庆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他说:“火锅、卡拉OK和夜宵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元素。有时,凌晨1时还有顾客来光顾。”

现年41岁的杜先生预计,今年8月份的生意还将变得更红火,就像过去两年的8月一样。“8月份,除了照常为食客提供火锅外,我们还开始摆路边摊卖烧烤,以鼓励那些可能因天气炎热而没胃口的顾客买小份饭菜。”他说。但他也注意到,随着重庆江北区周边涌现出更多火锅店,竞争已然变得更激烈。(作者Aw Chengwei,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