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中国在全球卫生领域提升国际信誉
英国One News Page 网站7月15日文章,原题:美国退出世卫组织,中国重塑全球卫生领导地位 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是全球卫生外交的转折点。自世卫组织成立以来,美国首次在财政和外交上都缺席。与此同时,中国全力参与:规模更大、声音更响亮、资金投入更多。大多数头条新闻都聚焦于一个简单叙事:中国正填补美国留下的空白。但这种表述具有误导性。中国从未试图复制西方模式,在全球卫生领域的参与也始终遵循不同逻辑。今年,中国通过世卫大会这一平台阐明优先事项,重申自身立场,并巩固了在关键技术领域的影响力。
值得注意的是,世卫组织今年多次公开表态支持中国,这一动向意义重大。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说:“中国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以及世卫组织的工作作出重大贡献。”各国领导人将中国的作用视为该组织未来发展方向的核心。这种认可强化了中国作为负责任行为者的地位,并使其在全球卫生治理中逐渐成为标准制定者。
世卫大会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展示成果。中国抓住了这一机会,重点宣传其强项领域,特别是在一些未得到充分关注的世卫组织优先事项上,比如心理健康和罕见疾病方面。在这些领域,中国既能展示政策领导力,也能展现执行能力。“数智赋能初级卫生保健 促进全民健康覆盖”主题边会显著提升了中国的国际信誉。此次会议展示了中国在国家层面的数字健康基础设施,包括人工智能诊断、智能医院管理系统以及综合数字支付系统。该论坛被宣传为适用于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可复制解决方案,还配有实施指南。约200名代表出席此次会议,还有更多人排队等候,这在世卫大会上实属罕见。今年还首次举办传统医药边会。这标志着中医在重新定位方面迈出重要的一步。
中国还同步开展双边外交,与巴西、南非、印尼等举行会议,以推进在科研、人才输送和疾病监测方面的合作。重要的是,这些合作置身在北京倡议的框架下:全球发展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和健康丝绸之路。
今年的世卫大会清晰地展现出中国打算如何将“多边主义”应用于全球卫生领域。与进展缓慢的西方模式不同,北京正在构建一个发展生态系统,其中健康成为推广中国人工智能系统和中医疗法产品的信任渠道。不难理解为何许多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正转向中国。面对西方援助减少以及不确定的联盟关系,北京的模式具有效率高、基础设施完善以及高度的政治连贯性等优势。第78届世卫大会表明,中国正在按照自己的方式果断行动。(作者鲁比·王,刘德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