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中国推动数字人民币外交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7月9日报道, 随着中国加速推动数字人民币在全球的使用,尤其是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跨境贸易中,此举被解读为北京重塑全球金融架构宏伟战略的举措之一。
鉴于贸易战和制裁背景下的国际金融日趋分裂,中国专家指出,以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等为支撑的美元体系存在“武器化”风险。
在中国推动由央行支持的数字人民币计划之际,西方在全球南方部分地区的影响力正日渐下滑;此举也表明,北京力图培育在经济关系和意识形态上较为中立、科技赋能的金融秩序。
上个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宣布将在上海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并提到了关于国际货币体系向多极化发展的讨论。与此同时,美国的关税政策也激起了人们对非美元资产和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的兴趣。
北京已与多国央行签署了关于数字货币合作的文件,并开始尝试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这正日益被视为一种借助中国数字基础设施重建国际贸易的手段。
相关策略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对SWIFT支持的美元体系的严重不满:俄罗斯被排除在该体系之外后,很多国家开始寻求替代方案。中国的解决方案包括建立自己的跨境支付系统并推出央行数字货币。
在2022年的一个央行数字货币试点项目中,中国内地、香港、泰国以及阿联酋的银行之间进行了160多笔交易,总价值约2200万美元。
很多发展中国家认为数字人民币很有吸引力:结算更快、费用更低,而且可以摆脱美元波动的影响。
一些东南亚国家的中央银行也在探索数字支付,从柬埔寨的“巴孔”支付系统,到泰国的“迅速付”支付系统,中国数字支付方案的吸引力看来正日益凸显。
报道总结道,数字货币计划凸显了一个微妙但深刻的转变:货币和技术正在与地缘政治融合。东盟及其他中等强国或将游走在美元体系与中国主导的央行数字货币体系之间;它们可能会拥抱数字人民币,也可能利用国内系统对冲风险。(编译/郑国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