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华盛顿打压激发北京主导AI的决心
香港《点心日报》5月21日文章,原题:芯片限制暴露美国科技民族主义霸凌中国崛起是徒劳的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近日说“美国针对中国的人工智能(AI)出口管制是失败的”,表达了行业分析人士长期以来的心声:华盛顿的科技民族主义适得其反。严苛的半导体限制非但没能遏制中国的技术崛起,反而激发北京主导AI的决心。这种误判根植于华盛顿永远占据主导地位的错觉,如今在威胁着美国自身经济利益,同时巩固了中国通往芯片主权的道路。
拜登政府2023年发布对华销售先进芯片禁令,其宣传口号是维护国家安全,但实际上是将贸易武器化。此举被视为破坏全球半导体稳定的单边霸凌。华盛顿暴露了它的担忧:尽管面临西方逆风,中国优先考虑半导体自力更生的规划正取得成功。有关数据强调了这点:在美国限制下,英伟达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曾经的95%暴跌至如今的50%。
华盛顿的短视战略忽视了三个现实:首先,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确保了美国公司留下的任何真空都将由本土创新者填补;其次,北京的大手笔研发投入催生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等实体,用于支持本土芯片制造商;第三,AI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硬件,还取决于算法的独创性——在这个领域,中国研究人员发表的顶级论文要远多于美国。
芯片限制对美企的附带损害很明显。在华盛顿禁令下,英伟达2024年收入损失估计达120亿美元。超威半导体为中国量身定制的高算力芯片在出口许可证被(美方)拒绝后,现在也在仓库里尘封。一名英伟达的高级工程师说:“我们的市场份额正在流失给华为和壁仞,因为华盛顿的政策将创新视为违禁品。”
(对于美国的打压)中方没有以牙还牙,而是加快了中国标准的相关项目,优先考虑本土半导体知识产权和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与此同时,中国拨款升级传统芯片代工厂,以确保对电动汽车和物联网仍至关重要的传统处理器保持全球竞争力。这些措施,加上对芯片制造至关重要的美国化学品进口的反倾销调查,表明北京决心在不破坏全球市场稳定的情况下摆脱西方供应链。
尽管面临美国压力,但韩国对中国的半导体出口2025年一季度同比增长18%,而阿斯麦向中芯国际出口深紫外光刻机,则凸显欧洲不愿放弃利润丰厚的合同。就连为美国客户代工芯片的台积电也无视美方制裁,扩大南京晶圆厂的业务。这些等于默认与中国脱钩无异于经济自杀。
中国近期公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的规定》,以法律形式构建起应对外部制裁的防御体系。与此同时,中国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一万多家,以确保在面临西方制裁时能保持韧性。历史证明,遏制孕育创新。华盛顿的绞索越紧,中国掌握核心技术的速度就越快。
华盛顿挑起的芯片战非但没能孤立中国,反而让中国的公私部门团结一致,发起一场现代版的自强运动。随着中国AI专利每年快速增长,国产芯片占比越来越大。中国的发展轨迹与其核计划和太空计划如出一辙——曾被外界忽视,如今却引领全球标准。(辛斌译)